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电子鱼

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之 硬件全攻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8 10: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硬盘故障离奇发生:升级需注意兼容问题

升级电脑却不像大家想像中的买来自己需要的配件换上那样容易,如果考虑不周就很容易引发硬件故障,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就遇到了一个离奇的“硬盘故障”。

  故障现象:前段时间我将机器由原来的810+P3升级到P4,主板采用了华硕P4P800简化版。出于节省资金的考虑,将原有的希捷U6 30GB硬盘保留了下来,与新硬盘构成双硬盘系统,希捷硬盘作为主盘,而后买的希捷酷鱼80GB硬盘作为从盘,两盘上均装有系统。一开始
运行良好,但几天以后开机时突然提示无法找到系统硬盘,以为是连接不正常的缘故,于是将数据线与电源线拔下后重新插紧,再次启动以后故障得到解决。然而以后这样的现象反复出现,总是有时能检测到U6硬盘,而有时又检测不到。

  故障分析排除:根据开机以后有时找不到硬盘的故障表现,首先将硬盘自身损坏的可能性排除掉,怀疑多半是由于硬盘接口处针脚由于反复插拔出现短路,但是用万用表分别测量新老硬盘之后,证明硬盘针脚并无毛病。将数据线与电源线拔下后重新插紧,对排除故障根本不起任何作用,在使用中依然会找不利硬盘。难道说硬盘引导分区被感染了病毒吗?在DOS状态杀毒也没行找到病毒的影子。主板找不到引起硬盘故障的几个常见因素被排除,维修陷入了困境。

  莫非与这块硬盘自身的电路存在关系?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将两块硬盘的主从关系做了一下调换,奇怪的是酷鱼80GB做了主盘之后用了两天毛病都没有出现,任何时间开机两块硬盘都能找到。重新将老硬盘做主盘,故障则又再次出现。想想这块老硬盘在未升级之前使用一直正常,只是到这新的865PE主板上摔了跟头,看来原因还得从新主板上去找。

  查看主板说明书,发现其中有如下说明:“为了能符合微软Windows XP窗口操作系统的快速开机要求,P4P800开机时侦测硬件的速度较快,如果搭配某些较旧款的硬盘,有可能硬盘机本身的开机动作较慢而使BIOS侦测不到。”由此终于找到引发问题的原因了。U6 5400转硬盘在P4B800超高速检测之下自然跟不上,根据说明书上的提示,将BIOS选项内的“Quick Power On Self Test”选项关闭,问题即得到解决。

  通过这次升级的故障,希望能提醒大家,在升级前应该充分考虑新老硬件的兼容性,如果考虑不周就会出现上面这种老硬盘不能适应新主板的情况,使得买回的新产品不能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8 10: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用好和修复你的硬盘


一、如何给你的硬盘加速
11与内存相比,硬盘的存储速度可谓如老牛拉车一般。如果我们能够尽可能地降低硬盘的使用率,更多依赖内存进行工作,那么计算机的整体性能将有很大改观。近来,在此方面略有心得,特贡献出来以享众机友。
第一招:定制虚拟内存
  右键点击“我的电脑”—“属性”—“性能”—“虚拟内存”按钮。Windows在硬盘上保存有一个名为Swap的文件,当内存不够用时,这个交换文件被当作虚拟内存使用。在通常情况下,由Windows根据需要调节交换文件的大小。但是,这样的调节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会降低系统的速度。因此,我们需要做些小小的修改。选择“用户自己指定虚拟内存设置”项,在最大值和最小值框中输入同一个数字。可以将整体内存设定为512MB(比较理想的设置),即RAM加虚拟内存,也就是说,如果您有128MB的RAM,就可以在两个框内输入384。这样,您的虚拟内存即为384MB,Windows就无权在计算机运行程序时改变虚拟内存的大小了。
第二招:修改系统设置
  在“开始菜单”中选择“运行”项,输入“sysedit”,回车执行程序。然后选择“system.ini”文件进行修改,首先找到[386Enh]标题,在该标题下,能看到诸如“device=*vpd”等命令行。为了改善性能,在此标题区的底部,加入一条命令行“ConservativeSwapfileUsage=1”(不加引号)。加入这条命令的目的是使Windows系统在所有可用的RAM都用完了之后,才开始使用虚拟内存。如果没有这条命令行,Windows会很频繁地使用虚拟内存,以便能留出一大块可用RAM。
  在“system.ini”文件中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标题区是[vcache]。您通常会发现这个区域是空着的。但是如果在这个区域加上一两个命令行,您就可以改变Windows,将RAM分配成硬盘缓存的方式。一般说来,Windows总是在RAM中创建一个比实际需要大得多的缓存区,白白浪费了宝贵的RAM资源。通过添加命令行“MinFileCache=4096”(4MB),您可以将最小缓存区设为4MB,同时命令行“MaxFileCache=8096”会将最大缓存区设为8MB。尽管在此标题区还有一些其它命令可添加,但是这两条是最重要的。您可根据自己的RAM大小情况和实际运行情况调整缓存区值的大小。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超过10MB的缓存区绝对是一种浪费。现在还有许多免费软件,可帮助您优化这些设置。
第三招:硬盘碎片整理
  这对诸位大虾来必定是小菜一碟,我就不在此班门弄斧。只提一两点建议。首先,根据自己添加或删除文件的频度,决定整理硬盘的频度,通常在一周一次与一月一次之间。其次,您可将Swap交换文件调至零或比较小的值(当交换文件为零时,有些计算机会出现严重错误fatal error。),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再整理磁盘,这样连硬盘的交换文件区也一并整理了。千万别忘了在整理完磁盘之后,将交换文件调回原值
二、用软件修复硬盘
硬盘出现问题前的一般征兆
  如果硬盘出现故障,那么最好尽早发现并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如果等到病入膏肓时,硬盘中宝贵的数据就难以幸免了。一般来说,硬盘出现故障前会有以下几种表现:
  1.出现S.M.A.R.T故障提示。这是硬盘厂家本身内置在硬盘里的自动检测功能在起作用,出现这种提示说明您的硬盘有潜在的物理故障,很快就会出现不定期地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
  2.在Windows初始化时死机。这种情况较复杂,首先应该排除其他部件出问题的可能性,比如内存质量不好、风扇停转导致系统过热,或者是病毒破坏等,最后如果确定是硬盘故障的话,再另行处理。
  3.能进入Windows系统,但是运行程序出错,同时运行磁盘扫描也不能通过,经常在扫描时候缓慢停滞甚至死机。这种现象可能是硬盘的问题,也可能是Windows天长日久的软故障,如果排除了软件方面设置问题的可能性后,就可以肯定是硬盘有物理故障了。
  4.能进入Windows,运行磁盘扫描程序直接发现错误甚至是坏道,这不用我多说了,Windows的检查程序会详细地报告情况。
  5.在BIOS里突然根本无法识别硬盘,或是即使能识别,也无法用操作系统找到硬盘,这是最严重的故障。

  不幸中的大幸 ——分区表遭到破坏

  首先我们应该确认硬盘的电源接口和数据线没有脱落,然后进入BIOS,使用“HDD Auto Detect”来检测硬盘。如果此时BIOS能够正确识别硬盘的话,那么至少你的硬盘还有救治的希望;不然,我想大家也不用瞎忙了,因为凭我们普通DIYer手头的工具基本上是无能为力的。
在UltraEdit中查找“55aa”字符串
  用光盘或者软盘引导系统后,大家可以试图进入C盘符,如果此时提示找不到C盘的话,那么绝对应该是一件好事情。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硬盘分区表信息遭到破坏,或者被某种病毒攻击。如果硬盘中你的数据对来说无所谓,那么可以先用FDISK/MBR命令来无条件清除分区表内容,然后用FDISK等分区软件重新分区格式化,一般这样就能解决问题;而如果你还需要硬盘中的数据,那么步骤要麻烦一些。这时最好能拥有一张杀病毒软件或者随主板赠送的相关软件,然后你可以参阅帮助文档,一般该软件会包含恢复硬盘分区表的命令,而且使用极其方便。
  对于没有杀毒盘的用户来说,大家可以使用NU 8.0中的NDD修复,它将检查分区表中的错误。若发现错误,NDD将会询问是否愿意修改,你只要不断地回答YES即可修正错误,或者用备份过的分区表覆盖它也行。
用Hide Partition就可以实现
  如果用上述方法也不能解决的话,还可利用FDISK重新分区,但分区大小必须和原来的分区一样,这一点尤为重要,分区后不要进行高级格式化,而是用 NDD进行修复。这样既保证硬盘修复之后能启动,而且硬盘上的数据也不会丢失。

  边缘求生存 ——硬盘的物理坏道

  如果刚才DOS能够转到C盘,而硬盘工作却不正常,那么就很可能是硬盘出现了坏道。一般来说,硬盘的坏道可以分为逻辑坏道与物理坏道。产生逻辑坏道时一般不会严重影响使用,所以很可能是物理坏道。
  我们处理物理坏道的核心思想是将这些有坏道的簇单独分成一个分区,并隐藏起来避免其它程序调用,这样就可以不让坏道扩散,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对于这一处理,我们主要是使用Partition Magic6.0这款DOS下的软件。
  在DOS界面下进入PQ 6.0之后,我们先用Operations菜单下的Check For Errors命令来确定物理坏道的位置,因为PQ6.0的这项功能非常出色,不像Windows下的Scandisk那样经常误诊。
  PQ6.0的真正强大之处在于它能将所有藏有坏道的簇用特殊标记标定出来,而且你可以将这些坏簇全部选中,然后将它们划分到一个独立的新分区。这完全是图形化的操作,是非常方便的。随后,大家切记要把这个充满罪恶的分区隐藏起来,这样才能确保它不会被调用。此时使用Advance菜单下的Hide Partition命令就可以实现。
  拥有PQ6.0之后,物理坏道真的不难解决,而且可以有效避免扩散问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如何,此时的硬盘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的数据还是非常危险的。用PQ6.0处理物理坏道后,究竟这块硬盘还能用多少时间很难说,这要看运气了。

  DOS启动的低级失误——逻辑锁

  硬盘逻辑锁是一种很常见的恶作剧手段。中了逻辑锁之后,无论使用什么设备都不能正常引导系统,甚至是软盘、光驱、挂双硬盘都一样没有任何作用。
  要解决逻辑锁的问题,就要知道问题的根源。其实在DOS系统启动时,它会搜索所有逻辑盘的顺序。首先要找的是主引导扇区的分区表信息,它位于硬盘的零磁头零柱面的第一个扇区的OBEH地址开始的地方,当分区信息开始的地方为80H时表示是主引导分区,其他的为扩展分区,主引导分区被定义为逻辑盘C盘,然后查找扩展分区的逻辑盘,被定义为D盘,以此类推找到E,F,G……逻辑锁就是在此下手,修改了正常的主引导分区记录,将扩展分区的第一个逻辑盘指向自己,DOS在启动时查找到第一个逻辑盘后,查找下个逻辑盘总是找到是自己,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死循环。
  对于这类问题,如果你不想要硬盘上的数据了,那么处理起来也是非常爽快的。大家可以在BIOS中将所有IDE接口设为NONE,然后用软盘启动系统,此时肯定可以启动,因为系统根本就没有硬盘。接着,我们就使用经典的硬盘管理软件DM了。由于DM可以不依赖于主板BIOS来识别硬盘,因此你可以用DM进行分区格式化,这样就能完全解决问题,而且万无一失,简单方便,惟一的遗憾就是数据保不住了。
  此外还有一种方法也是非常值得推荐的,它可以保住硬盘中的数据。首先准备一张启动盘,然后在一台正常的机器上,使用你熟悉的二进制编辑工具(UltraEdit等)修改软盘上的IO.SYS文件(修改前记住改该文件的属性为正常),具体是在这个文件里面搜索第一个“55aa”字符串,找到以后修改为任何其他数值即可。用这张修改过的系统软盘你就可以顺利地带着被锁的硬盘启动了。不过这时由于该硬盘正常的分区表已经被破坏,你无法用FDISK来删除和修改分区,但是此时可以用上面关于分区表恢复的方法来处理。

  死马当活马医——修复0磁道损坏的硬盘

  如果在对硬盘进行格式化时,系统提示“Track 0 Bad”的话,那么意味着硬盘的0磁道损坏了。一般来说这种故障是难以修好的,但是我们还是不必放弃,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其实0磁道损害也是坏道的问题,只不过关键的0磁道也有坏道而已。此时,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重新标记0磁道的位置。这项工作我们可以交给PCTools 9.0工具包,我们要利用的是其中的DE.EXE命令。
  为了修改0磁道文字,首先要去掉DE的只读属性,我们必须把Configuration下Read Only前的钩消去。随后在主菜单Select中进入Drive type,并选择下一级的Physical→Hard disk。回车之后,我们的主菜单就会出现Partition Table(分区表),注意找Beginning Cylinder(起始柱面)这一项,它代表硬盘的0柱面开始,也就是0磁道的位置。此时大家只要稍微动一下,把它改为1或者2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数值不能随意改动,一旦改动幅度太大,BIOS就不能正确识别硬盘。但是问题是万一改动后的位置仍然是有坏道的怎么办?呵呵,我目前也想不出办法,希望有机会大家可以探讨一下。如果运气不算太坏的话,那么我们接着就可以采用隐藏坏道的方法来进行分区格式化处理了。

三、挽救硬盘的几个方法

每个用户的硬盘中都存放着大量的有用数据,而硬盘又是一个易出毛病的部件。为了有效的保存硬盘中的数据,除了有效的保存硬盘中的数据,备份工作以外,还要学会在硬盘出现故障时如何救活硬盘,或者提取其中的有用数据,把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1、系统不承认硬盘
此类故障比较常见,即从硬盘无法启动,从a盘启动也无法进入c盘,使用cmos中的自动监测功能也无法发现硬盘的存在。这种故障大都出现在连接电缆或ide口端口上,硬盘本身的故障率很少,可通过重新插拔硬盘电缆或者改换ide口及电缆等进行替换试验,可很快发现故障的所在。如果新接上的硬盘不承认,还有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条线,如果硬盘接在ide的主盘位置,则硬盘必须跳为主盘状,跳线错误一般无法检测到硬盘。

2、cmos引起的故障
cmos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硬盘的正常使用,这里主要指其中的硬盘类型。好在现在的机器都支持"ideautodetect"的功能,可自动检测硬盘的类型。当连接新的硬盘或者更换新的硬盘后都要通过此功能重新进行设置类型。当然,现在有的类型的主板可自动识别硬盘的类型。当硬盘类型错误时,有时干脆无法启动系统,有时能够启动,但会发生读写错误。比如cmos中的硬盘类型小于实际的硬盘容量,则硬盘后面的扇区将无法读写,如果是多分区状态则个别分区将丢失。还有一个重要的故障原因,由于目前的ide都支持逻辑参数类型,硬盘可采用normal,lba,large等。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装了数据,而又在cmos中改为其他的模式,则会发生硬盘的读写错误故障,因为其物理地质的映射关系已经改变,将无法读取原来的正确硬盘位置。

3、主引导程序引起的启动故障
硬盘的主引导扇区是硬盘中的最为敏感的一个部件,其中的主引导程序是它的一部分,此段程序主要用于检测硬盘分区的正确性,并确定活动分区,负责把引导权移交给活动分区的dos或其他操作系统。此段程序损坏将无法从硬盘引导,但从软区或光区之后可对硬盘进行读写。修复此故障的方法较为简单,使用高版本dos的fdisk最为方便,当带参数/mbr运行时,将直接更换(重写)硬盘的主引导程序。实际上硬盘的主引导扇区正是此程序建立的,fdisk.exe之中包含有完整的硬盘主引导程序。虽然dos版本不断更新,但硬盘的主引导程序一直没有变化,从dos3.x到目前有windos95的dos,所以只要找到一种dos引导盘启动系统并运行此程序即可修复。另外,像kv300等其他工具软件也具有此功能。

4、分区表错误引导的启动故障
分区表错误是硬盘的严重错误,不同错误的程度会造成不同的损失。如果是没有活动分区标志,则计算机无法启动。但从软区或光区引导系统后可对硬盘读写,可通过fdisk重置活动分区进行修复。如果是某一分区类型错误,可造成某一分区的丢失。分区表的第四个字节为分区类型值,正常的可引导的大于32mb的基本dos分区值为06,而扩展的dos分区值是05。如果把基本dos分区类型改为05则无法启动系统,并且不能读写其中的数据。如果把06改为dos不识别的类型如efh,则dos认为改分区不是dos分区,当然无法读写。很多人利用此类型值实现单个分区的加密技术,恢复原来的正确类型值即可使该分区恢复正常。分区表中还有其他数据用于纪录分区的起始或终止地址。这些数据的损坏将造成该分区的混乱或丢失,一般无法进行手工恢复,唯一的方法是用备份的分区表数据重新写回,或者从其他的相同类型的并且分区状况相同的硬盘上获取分区表数据,否则将导致其他的数据永久的丢失。在对主引导扇区进行操作时,可采用nu等工具软件,操作非常的方便,可直接对硬盘主引导扇区进行读写或编辑。当然也可采用debug进行操作,但操作繁琐并且具有一定的风险。

5、分区有效标志错误引起的硬盘故障
在硬盘主引导扇区中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其最后的两个字节:55aah,此字为扇区的有效标志。当从硬盘,软盘或光区启动时,将检测这两个字节,如果存在则认为有硬盘存在,否则将不承认硬盘。此标志时从硬盘启动将转入rombasic或提示放入软盘。从软盘启动时无法转入硬盘。此处可用于整个硬盘的加密技术。可采用debug方法进行恢复处理。另外,dos引导扇区仍有这样的标志存在,当dos引导扇区无引导标志时,系统启动将显示为:"missingoperatingsystem"。其修复的方法可采用的主引导扇区修复方法,只是地址不同,更方便的方法是使用下面的dos系统通用的修复方法。

6、dos引导系统引起的启动故障
dos引导系统主要由dos引导扇区和dos系统文件组成。系统文件主要包括io.sys,msdos.sys,command.com,其中command.com是dos的外壳文件,可用其他的同类文件替换,但缺省状态下是dos启动的必备文件。在windows95携带的dos系统中,msdos.sys是一个文本文件,是启动windows必须的文件。但只启动dos时可不用此文件。但dos引导出错时,可从软盘或光盘引导系统,之后使用sysc:传送系统即可修复故障,包括引导扇区及系统文件都可自动修复到正常状态。

7。FAT表引起的读写故障
FAT表纪录着硬盘数据的存储地址,每一个文件都有一组连接的FAT链指定其存放的簇地址。FAT表的损坏意味着文件内容的丢失。庆幸的是dos系统本身提供了两个FAT表,如果目前使用的FAT表损坏,可用第二个进行覆盖修复。但由于不同规格的磁盘其FAT表的长度及第二个FAT表的地址也是不固定的,所以修复时必须正确查找其正确位置,由一些工具软件如nu等本身具有这样的修复功能,使用也非常的方便。采用debug也可实现这种操作,即采用其m命令把第二个FAT表移到第一个表处即可。如果第二个FAT表也损坏了,则也无法把硬盘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但文件的数据仍然存放在硬盘的数据区中,可采用chkdsk或scandisk命令进行修复,最终得到*.chk文件,这便是丢失FAT链的扇区数据。如果是文本文件则可从中提取并可合并完整的文件,如果是二进制的数据文件,则很难恢复出完整的文件。

8。目录表损坏引起的引导故障
目录表纪录着硬盘中文件的文件名等数据,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该文件的起始簇号,目录表由于没有自动备份功能,所以如果目录损坏将丢失大量的文件。一种减少损失的方法也是采用上面的chkdsk或scandisk程序的方法,从硬盘中搜索出chk文件,由目录表损坏时是首簇号丢失,在FAT为损坏的情况下所形成的chk文件一般都比较完整的文件数据,每一个chk文件即是一个完整的文件,把其改为原来的名字可恢复大多数文件。

9。误删除分区时数据的恢复
当用fdisk删除了硬盘分区之后,表面现象是硬盘中的数据已经完全消失,在未格式化时进入硬盘会显示无效驱动器。如果了解fdisk的工作原理,就会知道,fdisk只是重新改写了硬盘的主引导扇区(0面0道1扇区)中的内容。具体说就是删除了硬盘分区表信息,而硬盘中的任何分区的数据均没有改变,可仿造上述的分区表错误的修复方法,即想办法恢复分区表数据即可恢复原来的分区即数据,但这只限于除分区或重建分区之后。如果已经对分区用format格式化,在先恢复分区后,在按下面的方法恢复分区数据。

10。误格式化硬盘数据的恢复
在dos高版本状态下,格式化操作format在缺省状态下都建立了用于恢复格式化的磁盘信息,实际上是把磁盘的dos引导扇区,FAT分区表及目录表的所有内容复制到了磁盘的最后几个扇区中(因为后面的扇区很少使用),而数据区中的内容根本没有改变。这样通过运行‘unformatc:’即可恢复原来的文件分配表及目录表,从而完成硬盘信息的恢复。另外dos还提供了一个miror命令用于纪录当前的磁盘的信息,供格式化或删除之后的恢复使用,此方法也比较有效。

  以下先提供几个软件吧
第一个,软件简介: 坏盘分区器现改名为FBDISK(Fixed Bad Disk)。它是一
个将有坏磁道的硬盘分区的程序。它可将有坏磁道的硬盘自动重新分
区,将坏磁道设为隐藏分区,好磁道设为可用分区;将坏磁道分隔开
以防止坏磁道扩散。但如果坏磁道过于分散,就会产生许多分散的可
用的分区;限于分区规则只能设4个主分区,程序会选其中最大的四
个分区设为可用,其它设为隐藏。
现1.0版作了以下改进:
1、增加了对大于8G的硬盘的外理能力;可外理500G以下的硬盘。
2、所有分区都设为FAT32,用以支持大于2G的分区。
3、增加了剩余时间显示。
坏盘分区器FBDISK1.1版作了以下改进:
1、修正了分区后可能格式化出错或不能格式化的BUG。
2、增加了硬盘选择功能。可选择4个IDE硬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8 10: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造成硬盘毁灭性故障的错误及操作

本文要叙述的是会造成硬盘毁灭性故障的错误及操作,不是一般的磁盘和系统错误,这些故障通常没有先兆,一旦出现,在BIOS里也不能认出硬盘,硬盘数据挽回的可能性极小,此所谓硬盘之大敌。
一般地,现在的硬盘都加入了S.M.A.R.T的自动侦测技术,以便让用户能在致命的故障出现前看到先兆,备份好数据——但这都是针对正常操作情况下设计的,如果用户的使用方法如下所列,故障的出现将可能是无先兆的,也就是突然死亡。
一、在开机和关机的时候突然强行切断电源
现在的电源及主板的ATX设计,普遍实现了软关机的功能。这种设计让人倍感方便。但是软关机要先完成一系列的关闭正在运行的程序的操作,加上各种操作系统及各主板厂家设计上的兼容性、BUG,Windows在进行关闭应用程序然后切断电源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死机,大家可能在很多论坛及报刊的问答专栏里,都见过问“为什么在软关机的时候死机”的问题——此时硬盘的复位动作很可能还没完成,如果用户采用强行切断电源的做法,硬盘物理受损的可能性很大。
正确的做法:如果在软关机时候出现死机,应该是按RESET键,让系统重新进入Windows后,再正式完成关机操作——这样可能会繁琐一点,但是能保证硬盘安全地复位,对你上千元的硬盘来说,安全第一啊。
还有就是开机的时候进行的切断电源:在正常状态下当然没人会做这么无聊的操作,但是当出现一些诸如显示卡或是内存没插好、视频线松了的情况,导致电脑开机无显示的时候,很多人就只埋头于搞定看到的问题,频繁的开机、关机,插拔板卡,再开机......而没留意硬盘在一次次电源的开关下吱吱的呻吟——尤其是开机没显示,只有几秒钟的时间,硬盘的初始化动作还没完成,磁头正处于敏感位置,一下子被切断电源停机,然后在不到10秒钟的情况又受到电流冲击,发生故障的机率会大大增加。
建议正确的做法:先把硬盘的电源线拔掉,你怎么玩都可以。故障排除后,再接也不迟啊。
二、对分区进行的误操作
这的确是新手的错误居多了——Windows的各种版本造成FAT16、FAT32、NTFS各种格式的存在,不同的任务导致各菜鸟蠢蠢欲动经常想变换分区格式、现在GHOST和PQ分区大师都能对分区进行随心所欲的操作,以调整分区的大小、格式,尤其是后者还具有格式化分区、隐藏分区的功能,对熟悉操作的人来说,这些工具是让人得心应手;但对于新手来说,对分区的操作应该特别谨慎。因为分区的错误虽然是软故障,不是物理故障,但是如果胡乱操作出错后,在没有弄懂基本概念的情况下,不假思索地进行“恢复”操作的话,可能会导致分区的引导区和分区表过于混乱无法再被任何工具软件识别——如果你没有分区表和硬盘引导区数据备份的话,嘿嘿,就只好低级格式化了——低级格式化的工具使用也有个熟练和懂行与否的问题,由于对分区进行误操作导致新硬盘不能再使用的案例,我见过不少。
建议的措施:无论您是老鸟还是新手,在对硬盘进行敏感操作的时候,备份好分区表和引导区数据,出错的时候就能随时正确恢复了。新手最好请个师傅,先带一带,熟悉了软件的界面和指令后再自己操作,毕竟硬盘不同于其他配件,里面有你的宝贵数据哦。
三、Windows的初始化及使用过程中的危险习惯操作
Windows在初始化的时候,是较为敏感和危险的时刻,如果用户在启动组里加载了太多的东西,Windows的初始化就会耗费大量时间,也可能会造成死机——尤其是因为害怕病毒而加载了2个以上防火墙、或是在线监控病毒软件的用户,各杀毒软件之间的冲突机率很大。
另外,Windows系列提供了用TAB+ALT键切换各应用程序的功能,尤其是能在DOS窗口下切换回Windows界面,方便了要在旧的应用程序下工作的用户。但是因为DOS是单线程的操作系统,其应用程序也是基于这种线程的设计,所以DOS的应用程序对CPU的占用率较大,因为DOS老架构的问题,程序的反应也没Windows程序快,所以在进行Windows的DOS窗口操作的时候,建议用户的动作不要那么快,以免系统响应不及造成死机;另外,使用TAB+ALT切换的时候也应该谨慎,不要在程序还没完成当前的任务就强行切换,造成死机。
Windows中的错误,本来不会直接造成硬盘的物理损坏。但是这些是属于使用习惯的问题,一两次无所谓,天长日久,频繁的死机和重启动,对硬盘乃至电脑的各个配件的冲击积累起来是相当有害的;而且频繁死机容易造成人的心理急躁,可能会在电脑重新启动完成前就赌气关机,也就是出现第一种类型的致命故障的可能性。 还有就是各种各样不退出Windows程序就随手关机、长期不整理硬盘和不运行磁盘扫描程序(在一些公用的计算机最常见)等等的不良习惯,都可能会埋下硬盘毁灭的根源。
建议的措施:这些都是基本的东西,注意改变使用习惯就是,比如在线防杀毒软件,挂一个即可,可以定期变换其他的,但同时后台运行的不适宜太多。其他标准正确的操作在很多经验文章里都有提及,此处不多说了。
四、其他各类非常规错误
比如数据线插反、劣质的电源导致的损坏、板卡的短路等等,在各类报刊网站有很多案例,此处不一一列举了,自己注意就是。
总结:
上面所说的硬盘大敌,不一定是如此操作后马上出现故障,但是存在相当高的损坏机率——你今天还玩游戏上网好好的,随手关机后,明天没有任何提示,系统找不到硬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8 10: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用好和修复你的硬盘


一、如何给你的硬盘加速
11与内存相比,硬盘的存储速度可谓如老牛拉车一般。如果我们能够尽可能地降低硬盘的使用率,更多依赖内存进行工作,那么计算机的整体性能将有很大改观。近来,在此方面略有心得,特贡献出来以享众机友。
第一招:定制虚拟内存
  右键点击“我的电脑”—“属性”—“性能”—“虚拟内存”按钮。Windows在硬盘上保存有一个名为Swap的文件,当内存不够用时,这个交换文件被当作虚拟内存使用。在通常情况下,由Windows根据需要调节交换文件的大小。但是,这样的调节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会降低系统的速度。因此,我们需要做些小小的修改。选择“用户自己指定虚拟内存设置”项,在最大值和最小值框中输入同一个数字。可以将整体内存设定为512MB(比较理想的设置),即RAM加虚拟内存,也就是说,如果您有128MB的RAM,就可以在两个框内输入384。这样,您的虚拟内存即为384MB,Windows就无权在计算机运行程序时改变虚拟内存的大小了。
第二招:修改系统设置
  在“开始菜单”中选择“运行”项,输入“sysedit”,回车执行程序。然后选择“system.ini”文件进行修改,首先找到[386Enh]标题,在该标题下,能看到诸如“device=*vpd”等命令行。为了改善性能,在此标题区的底部,加入一条命令行“ConservativeSwapfileUsage=1”(不加引号)。加入这条命令的目的是使Windows系统在所有可用的RAM都用完了之后,才开始使用虚拟内存。如果没有这条命令行,Windows会很频繁地使用虚拟内存,以便能留出一大块可用RAM。
  在“system.ini”文件中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标题区是[vcache]。您通常会发现这个区域是空着的。但是如果在这个区域加上一两个命令行,您就可以改变Windows,将RAM分配成硬盘缓存的方式。一般说来,Windows总是在RAM中创建一个比实际需要大得多的缓存区,白白浪费了宝贵的RAM资源。通过添加命令行“MinFileCache=4096”(4MB),您可以将最小缓存区设为4MB,同时命令行“MaxFileCache=8096”会将最大缓存区设为8MB。尽管在此标题区还有一些其它命令可添加,但是这两条是最重要的。您可根据自己的RAM大小情况和实际运行情况调整缓存区值的大小。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超过10MB的缓存区绝对是一种浪费。现在还有许多免费软件,可帮助您优化这些设置。
第三招:硬盘碎片整理
  这对诸位大虾来必定是小菜一碟,我就不在此班门弄斧。只提一两点建议。首先,根据自己添加或删除文件的频度,决定整理硬盘的频度,通常在一周一次与一月一次之间。其次,您可将Swap交换文件调至零或比较小的值(当交换文件为零时,有些计算机会出现严重错误fatal error。),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再整理磁盘,这样连硬盘的交换文件区也一并整理了。千万别忘了在整理完磁盘之后,将交换文件调回原值
二、用软件修复硬盘
硬盘出现问题前的一般征兆
  如果硬盘出现故障,那么最好尽早发现并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如果等到病入膏肓时,硬盘中宝贵的数据就难以幸免了。一般来说,硬盘出现故障前会有以下几种表现:
  1.出现S.M.A.R.T故障提示。这是硬盘厂家本身内置在硬盘里的自动检测功能在起作用,出现这种提示说明您的硬盘有潜在的物理故障,很快就会出现不定期地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
  2.在Windows初始化时死机。这种情况较复杂,首先应该排除其他部件出问题的可能性,比如内存质量不好、风扇停转导致系统过热,或者是病毒破坏等,最后如果确定是硬盘故障的话,再另行处理。
  3.能进入Windows系统,但是运行程序出错,同时运行磁盘扫描也不能通过,经常在扫描时候缓慢停滞甚至死机。这种现象可能是硬盘的问题,也可能是Windows天长日久的软故障,如果排除了软件方面设置问题的可能性后,就可以肯定是硬盘有物理故障了。
  4.能进入Windows,运行磁盘扫描程序直接发现错误甚至是坏道,这不用我多说了,Windows的检查程序会详细地报告情况。
  5.在BIOS里突然根本无法识别硬盘,或是即使能识别,也无法用操作系统找到硬盘,这是最严重的故障。

  不幸中的大幸 ——分区表遭到破坏

  首先我们应该确认硬盘的电源接口和数据线没有脱落,然后进入BIOS,使用“HDD Auto Detect”来检测硬盘。如果此时BIOS能够正确识别硬盘的话,那么至少你的硬盘还有救治的希望;不然,我想大家也不用瞎忙了,因为凭我们普通DIYer手头的工具基本上是无能为力的。
在UltraEdit中查找“55aa”字符串
  用光盘或者软盘引导系统后,大家可以试图进入C盘符,如果此时提示找不到C盘的话,那么绝对应该是一件好事情。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硬盘分区表信息遭到破坏,或者被某种病毒攻击。如果硬盘中你的数据对来说无所谓,那么可以先用FDISK/MBR命令来无条件清除分区表内容,然后用FDISK等分区软件重新分区格式化,一般这样就能解决问题;而如果你还需要硬盘中的数据,那么步骤要麻烦一些。这时最好能拥有一张杀病毒软件或者随主板赠送的相关软件,然后你可以参阅帮助文档,一般该软件会包含恢复硬盘分区表的命令,而且使用极其方便。
  对于没有杀毒盘的用户来说,大家可以使用NU 8.0中的NDD修复,它将检查分区表中的错误。若发现错误,NDD将会询问是否愿意修改,你只要不断地回答YES即可修正错误,或者用备份过的分区表覆盖它也行。
用Hide Partition就可以实现
  如果用上述方法也不能解决的话,还可利用FDISK重新分区,但分区大小必须和原来的分区一样,这一点尤为重要,分区后不要进行高级格式化,而是用 NDD进行修复。这样既保证硬盘修复之后能启动,而且硬盘上的数据也不会丢失。

  边缘求生存 ——硬盘的物理坏道

  如果刚才DOS能够转到C盘,而硬盘工作却不正常,那么就很可能是硬盘出现了坏道。一般来说,硬盘的坏道可以分为逻辑坏道与物理坏道。产生逻辑坏道时一般不会严重影响使用,所以很可能是物理坏道。
  我们处理物理坏道的核心思想是将这些有坏道的簇单独分成一个分区,并隐藏起来避免其它程序调用,这样就可以不让坏道扩散,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对于这一处理,我们主要是使用Partition Magic6.0这款DOS下的软件。
  在DOS界面下进入PQ 6.0之后,我们先用Operations菜单下的Check For Errors命令来确定物理坏道的位置,因为PQ6.0的这项功能非常出色,不像Windows下的Scandisk那样经常误诊。
  PQ6.0的真正强大之处在于它能将所有藏有坏道的簇用特殊标记标定出来,而且你可以将这些坏簇全部选中,然后将它们划分到一个独立的新分区。这完全是图形化的操作,是非常方便的。随后,大家切记要把这个充满罪恶的分区隐藏起来,这样才能确保它不会被调用。此时使用Advance菜单下的Hide Partition命令就可以实现。
  拥有PQ6.0之后,物理坏道真的不难解决,而且可以有效避免扩散问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如何,此时的硬盘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的数据还是非常危险的。用PQ6.0处理物理坏道后,究竟这块硬盘还能用多少时间很难说,这要看运气了。

  DOS启动的低级失误——逻辑锁

  硬盘逻辑锁是一种很常见的恶作剧手段。中了逻辑锁之后,无论使用什么设备都不能正常引导系统,甚至是软盘、光驱、挂双硬盘都一样没有任何作用。
  要解决逻辑锁的问题,就要知道问题的根源。其实在DOS系统启动时,它会搜索所有逻辑盘的顺序。首先要找的是主引导扇区的分区表信息,它位于硬盘的零磁头零柱面的第一个扇区的OBEH地址开始的地方,当分区信息开始的地方为80H时表示是主引导分区,其他的为扩展分区,主引导分区被定义为逻辑盘C盘,然后查找扩展分区的逻辑盘,被定义为D盘,以此类推找到E,F,G……逻辑锁就是在此下手,修改了正常的主引导分区记录,将扩展分区的第一个逻辑盘指向自己,DOS在启动时查找到第一个逻辑盘后,查找下个逻辑盘总是找到是自己,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死循环。
  对于这类问题,如果你不想要硬盘上的数据了,那么处理起来也是非常爽快的。大家可以在BIOS中将所有IDE接口设为NONE,然后用软盘启动系统,此时肯定可以启动,因为系统根本就没有硬盘。接着,我们就使用经典的硬盘管理软件DM了。由于DM可以不依赖于主板BIOS来识别硬盘,因此你可以用DM进行分区格式化,这样就能完全解决问题,而且万无一失,简单方便,惟一的遗憾就是数据保不住了。
  此外还有一种方法也是非常值得推荐的,它可以保住硬盘中的数据。首先准备一张启动盘,然后在一台正常的机器上,使用你熟悉的二进制编辑工具(UltraEdit等)修改软盘上的IO.SYS文件(修改前记住改该文件的属性为正常),具体是在这个文件里面搜索第一个“55aa”字符串,找到以后修改为任何其他数值即可。用这张修改过的系统软盘你就可以顺利地带着被锁的硬盘启动了。不过这时由于该硬盘正常的分区表已经被破坏,你无法用FDISK来删除和修改分区,但是此时可以用上面关于分区表恢复的方法来处理。

  死马当活马医——修复0磁道损坏的硬盘

  如果在对硬盘进行格式化时,系统提示“Track 0 Bad”的话,那么意味着硬盘的0磁道损坏了。一般来说这种故障是难以修好的,但是我们还是不必放弃,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其实0磁道损害也是坏道的问题,只不过关键的0磁道也有坏道而已。此时,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重新标记0磁道的位置。这项工作我们可以交给PCTools 9.0工具包,我们要利用的是其中的DE.EXE命令。
  为了修改0磁道文字,首先要去掉DE的只读属性,我们必须把Configuration下Read Only前的钩消去。随后在主菜单Select中进入Drive type,并选择下一级的Physical→Hard disk。回车之后,我们的主菜单就会出现Partition Table(分区表),注意找Beginning Cylinder(起始柱面)这一项,它代表硬盘的0柱面开始,也就是0磁道的位置。此时大家只要稍微动一下,把它改为1或者2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数值不能随意改动,一旦改动幅度太大,BIOS就不能正确识别硬盘。但是问题是万一改动后的位置仍然是有坏道的怎么办?呵呵,我目前也想不出办法,希望有机会大家可以探讨一下。如果运气不算太坏的话,那么我们接着就可以采用隐藏坏道的方法来进行分区格式化处理了。

三、挽救硬盘的几个方法

每个用户的硬盘中都存放着大量的有用数据,而硬盘又是一个易出毛病的部件。为了有效的保存硬盘中的数据,除了有效的保存硬盘中的数据,备份工作以外,还要学会在硬盘出现故障时如何救活硬盘,或者提取其中的有用数据,把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1、系统不承认硬盘
此类故障比较常见,即从硬盘无法启动,从a盘启动也无法进入c盘,使用cmos中的自动监测功能也无法发现硬盘的存在。这种故障大都出现在连接电缆或ide口端口上,硬盘本身的故障率很少,可通过重新插拔硬盘电缆或者改换ide口及电缆等进行替换试验,可很快发现故障的所在。如果新接上的硬盘不承认,还有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条线,如果硬盘接在ide的主盘位置,则硬盘必须跳为主盘状,跳线错误一般无法检测到硬盘。

2、cmos引起的故障
cmos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硬盘的正常使用,这里主要指其中的硬盘类型。好在现在的机器都支持"ideautodetect"的功能,可自动检测硬盘的类型。当连接新的硬盘或者更换新的硬盘后都要通过此功能重新进行设置类型。当然,现在有的类型的主板可自动识别硬盘的类型。当硬盘类型错误时,有时干脆无法启动系统,有时能够启动,但会发生读写错误。比如cmos中的硬盘类型小于实际的硬盘容量,则硬盘后面的扇区将无法读写,如果是多分区状态则个别分区将丢失。还有一个重要的故障原因,由于目前的ide都支持逻辑参数类型,硬盘可采用normal,lba,large等。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装了数据,而又在cmos中改为其他的模式,则会发生硬盘的读写错误故障,因为其物理地质的映射关系已经改变,将无法读取原来的正确硬盘位置。

3、主引导程序引起的启动故障
硬盘的主引导扇区是硬盘中的最为敏感的一个部件,其中的主引导程序是它的一部分,此段程序主要用于检测硬盘分区的正确性,并确定活动分区,负责把引导权移交给活动分区的dos或其他操作系统。此段程序损坏将无法从硬盘引导,但从软区或光区之后可对硬盘进行读写。修复此故障的方法较为简单,使用高版本dos的fdisk最为方便,当带参数/mbr运行时,将直接更换(重写)硬盘的主引导程序。实际上硬盘的主引导扇区正是此程序建立的,fdisk.exe之中包含有完整的硬盘主引导程序。虽然dos版本不断更新,但硬盘的主引导程序一直没有变化,从dos3.x到目前有windos95的dos,所以只要找到一种dos引导盘启动系统并运行此程序即可修复。另外,像kv300等其他工具软件也具有此功能。

4、分区表错误引导的启动故障
分区表错误是硬盘的严重错误,不同错误的程度会造成不同的损失。如果是没有活动分区标志,则计算机无法启动。但从软区或光区引导系统后可对硬盘读写,可通过fdisk重置活动分区进行修复。如果是某一分区类型错误,可造成某一分区的丢失。分区表的第四个字节为分区类型值,正常的可引导的大于32mb的基本dos分区值为06,而扩展的dos分区值是05。如果把基本dos分区类型改为05则无法启动系统,并且不能读写其中的数据。如果把06改为dos不识别的类型如efh,则dos认为改分区不是dos分区,当然无法读写。很多人利用此类型值实现单个分区的加密技术,恢复原来的正确类型值即可使该分区恢复正常。分区表中还有其他数据用于纪录分区的起始或终止地址。这些数据的损坏将造成该分区的混乱或丢失,一般无法进行手工恢复,唯一的方法是用备份的分区表数据重新写回,或者从其他的相同类型的并且分区状况相同的硬盘上获取分区表数据,否则将导致其他的数据永久的丢失。在对主引导扇区进行操作时,可采用nu等工具软件,操作非常的方便,可直接对硬盘主引导扇区进行读写或编辑。当然也可采用debug进行操作,但操作繁琐并且具有一定的风险。

5、分区有效标志错误引起的硬盘故障
在硬盘主引导扇区中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其最后的两个字节:55aah,此字为扇区的有效标志。当从硬盘,软盘或光区启动时,将检测这两个字节,如果存在则认为有硬盘存在,否则将不承认硬盘。此标志时从硬盘启动将转入rombasic或提示放入软盘。从软盘启动时无法转入硬盘。此处可用于整个硬盘的加密技术。可采用debug方法进行恢复处理。另外,dos引导扇区仍有这样的标志存在,当dos引导扇区无引导标志时,系统启动将显示为:"missingoperatingsystem"。其修复的方法可采用的主引导扇区修复方法,只是地址不同,更方便的方法是使用下面的dos系统通用的修复方法。

6、dos引导系统引起的启动故障
dos引导系统主要由dos引导扇区和dos系统文件组成。系统文件主要包括io.sys,msdos.sys,command.com,其中command.com是dos的外壳文件,可用其他的同类文件替换,但缺省状态下是dos启动的必备文件。在windows95携带的dos系统中,msdos.sys是一个文本文件,是启动windows必须的文件。但只启动dos时可不用此文件。但dos引导出错时,可从软盘或光盘引导系统,之后使用sysc:传送系统即可修复故障,包括引导扇区及系统文件都可自动修复到正常状态。

7。FAT表引起的读写故障
FAT表纪录着硬盘数据的存储地址,每一个文件都有一组连接的FAT链指定其存放的簇地址。FAT表的损坏意味着文件内容的丢失。庆幸的是dos系统本身提供了两个FAT表,如果目前使用的FAT表损坏,可用第二个进行覆盖修复。但由于不同规格的磁盘其FAT表的长度及第二个FAT表的地址也是不固定的,所以修复时必须正确查找其正确位置,由一些工具软件如nu等本身具有这样的修复功能,使用也非常的方便。采用debug也可实现这种操作,即采用其m命令把第二个FAT表移到第一个表处即可。如果第二个FAT表也损坏了,则也无法把硬盘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但文件的数据仍然存放在硬盘的数据区中,可采用chkdsk或scandisk命令进行修复,最终得到*.chk文件,这便是丢失FAT链的扇区数据。如果是文本文件则可从中提取并可合并完整的文件,如果是二进制的数据文件,则很难恢复出完整的文件。

8。目录表损坏引起的引导故障
目录表纪录着硬盘中文件的文件名等数据,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该文件的起始簇号,目录表由于没有自动备份功能,所以如果目录损坏将丢失大量的文件。一种减少损失的方法也是采用上面的chkdsk或scandisk程序的方法,从硬盘中搜索出chk文件,由目录表损坏时是首簇号丢失,在FAT为损坏的情况下所形成的chk文件一般都比较完整的文件数据,每一个chk文件即是一个完整的文件,把其改为原来的名字可恢复大多数文件。

9。误删除分区时数据的恢复
当用fdisk删除了硬盘分区之后,表面现象是硬盘中的数据已经完全消失,在未格式化时进入硬盘会显示无效驱动器。如果了解fdisk的工作原理,就会知道,fdisk只是重新改写了硬盘的主引导扇区(0面0道1扇区)中的内容。具体说就是删除了硬盘分区表信息,而硬盘中的任何分区的数据均没有改变,可仿造上述的分区表错误的修复方法,即想办法恢复分区表数据即可恢复原来的分区即数据,但这只限于除分区或重建分区之后。如果已经对分区用format格式化,在先恢复分区后,在按下面的方法恢复分区数据。

10。误格式化硬盘数据的恢复
在dos高版本状态下,格式化操作format在缺省状态下都建立了用于恢复格式化的磁盘信息,实际上是把磁盘的dos引导扇区,FAT分区表及目录表的所有内容复制到了磁盘的最后几个扇区中(因为后面的扇区很少使用),而数据区中的内容根本没有改变。这样通过运行‘unformatc:’即可恢复原来的文件分配表及目录表,从而完成硬盘信息的恢复。另外dos还提供了一个miror命令用于纪录当前的磁盘的信息,供格式化或删除之后的恢复使用,此方法也比较有效。

  以下先提供几个软件吧
第一个,软件简介: 坏盘分区器现改名为FBDISK(Fixed Bad Disk)。它是一
个将有坏磁道的硬盘分区的程序。它可将有坏磁道的硬盘自动重新分
区,将坏磁道设为隐藏分区,好磁道设为可用分区;将坏磁道分隔开
以防止坏磁道扩散。但如果坏磁道过于分散,就会产生许多分散的可
用的分区;限于分区规则只能设4个主分区,程序会选其中最大的四
个分区设为可用,其它设为隐藏。
现1.0版作了以下改进:
1、增加了对大于8G的硬盘的外理能力;可外理500G以下的硬盘。
2、所有分区都设为FAT32,用以支持大于2G的分区。
3、增加了剩余时间显示。
坏盘分区器FBDISK1.1版作了以下改进:
1、修正了分区后可能格式化出错或不能格式化的BUG。
2、增加了硬盘选择功能。可选择4个IDE硬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8 10: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造成硬盘毁灭性故障的错误及操作

本文要叙述的是会造成硬盘毁灭性故障的错误及操作,不是一般的磁盘和系统错误,这些故障通常没有先兆,一旦出现,在BIOS里也不能认出硬盘,硬盘数据挽回的可能性极小,此所谓硬盘之大敌。
一般地,现在的硬盘都加入了S.M.A.R.T的自动侦测技术,以便让用户能在致命的故障出现前看到先兆,备份好数据——但这都是针对正常操作情况下设计的,如果用户的使用方法如下所列,故障的出现将可能是无先兆的,也就是突然死亡。
一、在开机和关机的时候突然强行切断电源
现在的电源及主板的ATX设计,普遍实现了软关机的功能。这种设计让人倍感方便。但是软关机要先完成一系列的关闭正在运行的程序的操作,加上各种操作系统及各主板厂家设计上的兼容性、BUG,Windows在进行关闭应用程序然后切断电源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死机,大家可能在很多论坛及报刊的问答专栏里,都见过问“为什么在软关机的时候死机”的问题——此时硬盘的复位动作很可能还没完成,如果用户采用强行切断电源的做法,硬盘物理受损的可能性很大。
正确的做法:如果在软关机时候出现死机,应该是按RESET键,让系统重新进入Windows后,再正式完成关机操作——这样可能会繁琐一点,但是能保证硬盘安全地复位,对你上千元的硬盘来说,安全第一啊。
还有就是开机的时候进行的切断电源:在正常状态下当然没人会做这么无聊的操作,但是当出现一些诸如显示卡或是内存没插好、视频线松了的情况,导致电脑开机无显示的时候,很多人就只埋头于搞定看到的问题,频繁的开机、关机,插拔板卡,再开机......而没留意硬盘在一次次电源的开关下吱吱的呻吟——尤其是开机没显示,只有几秒钟的时间,硬盘的初始化动作还没完成,磁头正处于敏感位置,一下子被切断电源停机,然后在不到10秒钟的情况又受到电流冲击,发生故障的机率会大大增加。
建议正确的做法:先把硬盘的电源线拔掉,你怎么玩都可以。故障排除后,再接也不迟啊。
二、对分区进行的误操作
这的确是新手的错误居多了——Windows的各种版本造成FAT16、FAT32、NTFS各种格式的存在,不同的任务导致各菜鸟蠢蠢欲动经常想变换分区格式、现在GHOST和PQ分区大师都能对分区进行随心所欲的操作,以调整分区的大小、格式,尤其是后者还具有格式化分区、隐藏分区的功能,对熟悉操作的人来说,这些工具是让人得心应手;但对于新手来说,对分区的操作应该特别谨慎。因为分区的错误虽然是软故障,不是物理故障,但是如果胡乱操作出错后,在没有弄懂基本概念的情况下,不假思索地进行“恢复”操作的话,可能会导致分区的引导区和分区表过于混乱无法再被任何工具软件识别——如果你没有分区表和硬盘引导区数据备份的话,嘿嘿,就只好低级格式化了——低级格式化的工具使用也有个熟练和懂行与否的问题,由于对分区进行误操作导致新硬盘不能再使用的案例,我见过不少。
建议的措施:无论您是老鸟还是新手,在对硬盘进行敏感操作的时候,备份好分区表和引导区数据,出错的时候就能随时正确恢复了。新手最好请个师傅,先带一带,熟悉了软件的界面和指令后再自己操作,毕竟硬盘不同于其他配件,里面有你的宝贵数据哦。
三、Windows的初始化及使用过程中的危险习惯操作
Windows在初始化的时候,是较为敏感和危险的时刻,如果用户在启动组里加载了太多的东西,Windows的初始化就会耗费大量时间,也可能会造成死机——尤其是因为害怕病毒而加载了2个以上防火墙、或是在线监控病毒软件的用户,各杀毒软件之间的冲突机率很大。
另外,Windows系列提供了用TAB+ALT键切换各应用程序的功能,尤其是能在DOS窗口下切换回Windows界面,方便了要在旧的应用程序下工作的用户。但是因为DOS是单线程的操作系统,其应用程序也是基于这种线程的设计,所以DOS的应用程序对CPU的占用率较大,因为DOS老架构的问题,程序的反应也没Windows程序快,所以在进行Windows的DOS窗口操作的时候,建议用户的动作不要那么快,以免系统响应不及造成死机;另外,使用TAB+ALT切换的时候也应该谨慎,不要在程序还没完成当前的任务就强行切换,造成死机。
Windows中的错误,本来不会直接造成硬盘的物理损坏。但是这些是属于使用习惯的问题,一两次无所谓,天长日久,频繁的死机和重启动,对硬盘乃至电脑的各个配件的冲击积累起来是相当有害的;而且频繁死机容易造成人的心理急躁,可能会在电脑重新启动完成前就赌气关机,也就是出现第一种类型的致命故障的可能性。 还有就是各种各样不退出Windows程序就随手关机、长期不整理硬盘和不运行磁盘扫描程序(在一些公用的计算机最常见)等等的不良习惯,都可能会埋下硬盘毁灭的根源。
建议的措施:这些都是基本的东西,注意改变使用习惯就是,比如在线防杀毒软件,挂一个即可,可以定期变换其他的,但同时后台运行的不适宜太多。其他标准正确的操作在很多经验文章里都有提及,此处不多说了。
四、其他各类非常规错误
比如数据线插反、劣质的电源导致的损坏、板卡的短路等等,在各类报刊网站有很多案例,此处不一一列举了,自己注意就是。
总结:
上面所说的硬盘大敌,不一定是如此操作后马上出现故障,但是存在相当高的损坏机率——你今天还玩游戏上网好好的,随手关机后,明天没有任何提示,系统找不到硬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8 10: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漫谈硬盘彻底损坏后的数据抢救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80G、120G的硬盘在普通用户中都已经屡见不鲜了。但是,在长时间的使用硬盘过程中,我们也在承受着硬盘随时也会出错的风险,轻则硬盘的数据丢失,重则整个硬盘报废,造成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采用什么办法,才能解决常见的硬盘数据丢失故障,成为用户十分关注的问题。

一、硬盘的分区
对于你手中硬盘来说,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分区了。硬盘分区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以后工作的便利性和数据的安全性。我们最常见到的分区表错误也是硬盘的最严重错误,不同错误的程度会造成不同的损失。如果是没有活动分区标志,则计算机无法启动。但从软驱或光驱引导系统后可对硬盘读写,可通过fdisk重置活动分区可进行修复。如果是某一分区类型错误,会造成某一分区的丢失。

在一般情况下完成硬盘分区之后,会形成3种形式的分区状态;即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非DOS分区。在硬盘中非DOS分区(Non-DOS Partition)是一种特殊的分区形式,它是将硬盘中的一块区域单独划分出来供另一个操作系统使用,对主分区的操作系统来讲,是一块被划分出去的存储空间。只有非DOS分区内的操作系统才能管理和使用这块存储区域,非DOS分区之外的系统一般不能对该分区内的数据进行访问。

主分区则是一个比较单纯的分区,通常位于硬盘的最前面一块区域中,构成逻辑C磁盘。其中的主引导程序是它的一部分,此段程序主要用于检测硬盘分区的正确性,并确定活动分区,负责把引导权移交给活动分区的DOS或其他操作系统。此段程序损坏将无法从硬盘引导,但从软区或光区之后可对硬盘进行读写。

而扩展分区的概念是比较复杂的,极容易造成硬盘分区与逻辑磁盘混淆;分区表的第四个字节为分区类型值,正常的可引导的大于32mb的基本DOS分区值为06,扩展的DOS分区值是05。如果把基本DOS分区类型改为05则无法启动系统 ,并且不能读写其中的数据。如果把06改为DOS不识别的类型如efh,则DOS认为改分区不是DOS分区,当然无法读写。很多人利用此类型值实现单个分区的加密技术,恢复原来的正确类型值即可使该分区恢复正常。分区表中还有其他数据用于纪录分区的起蓟蛑罩沟刂贰U庑┦?莸乃鸹到?斐筛梅智?幕炻一蚨?В?话阄薹ń?惺止せ指?,唯一的方法是用备份的分区表数据重新写回,或者从其他的相同类型的并且分区状况相同的硬盘上获取分区表数据,否则将导致其他的数据永久的丢失。由于微机操作系统仅仅为分区表保留了64个字节的存储空间,而每个分区的参数占据16个字节,所以操作系统只允许存储4个分区的数据,实际使用中4个逻辑磁盘往往不能满足需求;我们常说的硬盘扩展分区,它只是一个指向下一个分区的指针,这种指针结构将形成一个单向链表。所以一旦单向链表发生问题,将会导致逻辑磁盘的丢失。

二、硬盘的数据恢复

1、误格式化硬盘数据的恢复
在DOS高版本状态下,格式化操作format在缺省状态下都建立了用于恢复格式化的磁盘信息,实际上是把磁盘的DOS引导扇区,fat分区表及目录表的所有内容复制到了磁盘的最后几个扇区中(因为后面的扇区很少使用),而数据区中的内容根本没有改变 。我们都知道在DOS时代有一个非常不错的工具UnFormat,它可以恢复由Format命令清除的磁盘。如果用户是在DOS下使用Format命令误格式化了某个分区的话,可以使用该命令试试。不过UnFormat只能恢复本地硬盘和软件驱动器,而不能恢复网络驱动器。UnFormat命令除了上面的反格式化功能,它还能重新修复和建立硬盘驱动器上的损坏分区表。

但目前UnFormat已经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了,再使用它来恢复格式化后分区的方法已经有点过时了,我们可以使用多种恢复软件来进行数据恢复,比如使用Easyrecovery 6.0和Finaldata2.0等恢复软件均可以方便的进行数据恢复工作。另外DOS还提供了一个miror命令用于纪录当前的磁盘的信息 ,供格式化或删除之后的恢复使用,此方法也比较有效。


2、零磁道损坏时的数据恢复
硬盘的主引导记录区(MBR)在零磁道上。MBR位于硬盘的0磁道0柱面1扇区,其中存放着硬盘主引导程序和硬盘分区表。在总共512字节的硬盘主引导记录扇区中,446字节属于硬盘主引导程序,64字节属于硬盘分区表(DPT),两个字节(55 AA)属于分区结束标志。零磁道一旦受损,将使硬盘的主引导程序和分区表信息将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导致硬盘无法引导。0磁道损坏判断:系统自检能通过,但启动时,分区丢失或者C盘目录丢失,硬盘出现有规律的“咯吱……咯吱”的寻道声,运行SCANDISK扫描C盘,在第一簇出现一个红色的“B”,或者Fdisk找不到硬盘、DM死在0磁道上,此种情况即为零磁道损坏!

零磁道损坏属于硬盘坏道之一,只不过它的位置相当重要,因而一旦遭到破坏,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如果0磁道损坏,按照目前的普通方法是无法使数据完整恢复的,通常0磁道损坏的硬盘,可以通过PCTOOLS的DE磁盘编辑器(或者DiskMan)来使0磁道偏转一个扇区,使用1磁道来作为0磁道来进行使用。而数据可以通过Easyrecovery来按照簇进行恢复,但数据无法保证得到完全恢复。

3、分区表损坏时的数据修复
硬盘主引导记录(MBR)所在的扇区也是病毒重点攻击的地方,通过破坏主引导扇区中的DPT(分区表),就可以轻易地损毁硬盘分区信息,达到对资料的破坏目的。分区表的损坏是分区数据被破坏而使记录被破坏的。所以,我们可以使用软件来进行修复。

一般情况下,硬盘分区之后,要备份一份分区表至软盘、光盘或者移动存储活动盘上。在这方面,国内著名的杀毒软件KV3000系列和瑞星都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但是,对于没有备份分区表的硬盘来说,虽然KV3000也提供了相应的修复方法,不过成功率相对就要低很多了。在恢复分区上,诺顿磁盘医生NDD是绝对强劲的工具,可以自动修复分区丢失等情况,可以抢救软盘坏区中的数据,强制读出后搬移到其它空白扇区。在硬盘崩溃或异常的情况下,它可能带给用户一线希望。在出现问题后,用启动盘启动,运行NDD,选择Diagnose进行诊断。NDD会对硬盘进行全面扫描,如果有错误的话,它会向你提示,然后只要根据软件的提示选择修复项目即可,而且这些问题它都能轻轻松松地解决。

另外,大家非常熟悉的中文磁盘工具DiskMan,在重建分区表方面具有非常实用的功能,用于修复分区表的损坏是最合适不过了。如果硬盘分区表被分区调整软件(或病毒)严重破坏,必将引起硬盘和系统瘫痪的严重后果,而DiskMan可通过未被破坏的分区引导记录信息重新建立分区表。只要在菜单的工具栏中选择“重建分表”,DiskMan即开始搜索并重建分区。使用过程之中,DiskMan将首先搜索0柱面0磁头从2扇区开始的隐含扇区,寻找被病毒挪动过的分区表。紧接着要搜索每个磁头的第一个扇区。整个搜索过程是采用“自动”或“交互”两种方式进行。自动方式保留发现的每一个分区,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交互方式对发现的每一个分区都会给出提示,由用户选择是否保留。当采用自动方式重建的分区表一旦出现不正确的故障时,我们可以采用交互方式重新进行搜索。

但是,重建分区表功能也不能保证做到百分之百的修复好硬盘分区表。所以要记住“求谁也不如求自己”还是保护好自己的硬盘吧!尽量避免硬件损伤以及病毒的侵扰,一定要做好分区表的备份工作;如果没有做备份的话,请下载一个DISKGEN软件,然后在工具选项中,选备份分区表,一般默认是备份到软驱上面的,如果你没有软驱,就要改一下路经,输出到硬盘目录里。然后你应该把这个备份文件刻录到光盘或者是拷贝到U盘里,千万不要放到硬盘里哦,那样就与没有备份的效果一个样了!

4、误删除之后的数据恢复
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我们最常见的数据恢复就是误删除之后的数据恢复了,但是在这个时候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再向该分区或者磁盘写入信息,因为刚被删除的文件被恢复的可能性最大。实际上当用fdisk删除了硬盘分区之后,表面现象是硬盘中的数据已经完全消失,在未格式化时进入硬盘会显示无效驱动器。如果了解fdisk的工作原理,就会知道,fdisk只是重新改写了硬盘的主引导扇区(0面0道1扇区)中的内容 。具体说就是删除了硬盘分区表信息,而硬盘中的任何分区的数据均没有改变。由于删除与格式化操作对于文件的数据部分实质上丝毫未动,这样,就给文件恢复提供了可能性。我们只要利用一些反删除软件(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对照分区表来恢复文件的),用户可以轻松地实现文件恢复的目的。同时误格式化同误删除的恢复方法在使用上基本上没有大的区别,只要没有用Fdisk命令打乱分区的硬盘(利用FDISK命令对于40G以内的硬盘进行分区,还是很方便实用的,所有启动盘上都有,主板支持也没有任何问题),要恢复的文件所占用的簇不被其他文件占用,这样,格式化前的大部分数据仍是可以被恢复的。而且如果你的Windows系统还可以正常使用的话,那么最简单的恢复方法就是用Windows版EasyRecovery软件,它恢复硬盘数据的功能十分强大,不仅能恢复被从回收站清除的文件,而且还能恢复被格式化的FAT16、FAT32或NTFS分区中的文件。


该软件的使用方法十分简单,解压缩安装以后,运行EasyRecovery,出现主界面。左侧4个功能的按钮以及2个软件支持按钮,磁盘诊断可以帮助我们测试潜在硬件故障、监视并报告潜在驱动器故障、查看驱动器空间使用详细资料、IDE硬盘跳线设置、以及分析文件结构和创建可引导的诊断磁盘。而且6个功能按钮提供的数据恢复选项功能,对于我们需要的硬盘资料恢复来说至关重要,EasyRecovery Professional提供了多种数据恢复选项。其中包括:使用高级选项自定义数据恢复功能、查找并恢复已删除文件、从一个已格式化的卷中恢复文件、不以来任何文件系统结构信息进行恢复此软件还可以保存恢复数据进度以及创建可引导的紧急引导软盘。

实际操作中,我们将选择高级选项自定义数据恢复功能来进行数据恢复操作,经过扫描系统会显示磁盘驱动器信息,在这里我们选择了恢复资料的硬盘分区C盘,按照提示要求,点击“下一步”后软件EasyRecovery Professional将自动扫描分区,之后会把所有详细文件信息显示出来,其中包括目前还存在的和已经被删除的文件。紧接着要选中你想恢复的文件,选择“下一步”进入到选择目标位置屏幕,过一会后EasyRecovery成功的找回了丢失的文件,这时选择“取消”退出该工具即可。

以上是当我们遇到硬盘数据丢失后如何进行数据恢复的几种方法,相信这些对于电脑高手的朋友们来说真的不算什么,但还有不少初学电脑的朋友在为硬盘数据的丢失而苦恼啊!通过今天简单介绍的几种方法,衷心希望能对大家有点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8 10: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硬盘的常见错误提示及解决方法

1、显示:

“C:Drive Failure Run Setup Utility,Press(F1)To Resume”

  此类故障是硬盘参数设置不正确所以从软盘引导硬盘可用,只要重新设置硬盘参
数即可。

2、显示:

“No ROM Basic,System Halted”

  病因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引导程序损坏或被病毒感染,或是分区表中
无自举标志,或是结束标志55AAH被改写。

  治疗方法:从软盘启动,执行命令“FDISK/MBR\"即可。FDISK中包含有主引导程
序代码和结束标志55AAH,用上述命令可使FDISK中正确的主引导程序和结束标志覆盖硬
盘上的主引导程序,这一招对于修复主引导程序和结束标志55AAH损坏既快又灵。对于
分区表中无自举标志的故障,可用NDD迅速恢复。


标 题: 硬盘的常见错误提示及解决方法
发信站: 虎踞龙蟠 (2003年07月19日13:02:52 星期六), 站内信件

硬盘的常见错误提示及解决方法
1、显示:

“C:Drive Failure Run Setup Utility,Press(F1)To Resume”

  此类故障是硬盘参数设置不正确所以从软盘引导硬盘可用,只要重新设置硬盘参
数即可。

2、显示:

“No ROM Basic,System Halted”

  病因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引导程序损坏或被病毒感染,或是分区表中
无自举标志,或是结束标志55AAH被改写。

  治疗方法:从软盘启动,执行命令“FDISK/MBR\"即可。FDISK中包含有主引导程
序代码和结束标志55AAH,用上述命令可使FDISK中正确的主引导程序和结束标志覆盖硬
盘上的主引导程序,这一招对于修复主引导程序和结束标志55AAH损坏既快又灵。对于
分区表中无自举标志的故障,可用NDD迅速恢复。



3、显示:

“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或“Missing operating system”

  病因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DOS引导记录出现错误。DOS引导记录位于逻
辑0扇区,是由高级格式化命令FORMAT生成的。主引导程序在检查分区表正确之后,根
据分区表中指出的DOS分区的起始地址,读DOS引导记录,若连续读五次都失败,则给出
“Error loading opearting system”的错误提示,若能正确读出DOS引导记录,主引
导程序则会将DOS引导记录送入内存0:7C00h处,然后检查DOS引导记录的最后两个字节
是否为55AAH,若不是这两个字节,则给出“Missing operation system”的提示。

  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用NDD修复即可。若不成功,只好用FORMAT C:/S命令重写D
OS引导记录,也许你会认为格式化后C盘数据将丢失,其实不必担心,数据仍然保存在
硬盘上,格式化C盘后可用NU8.0中的UNFORMAT恢复。如果曾经用DOS命令中的MIRROR或
NU8.0中的IMAGE程序给硬盘建立过IMAGE镜像文件,硬盘可完全恢复,否则硬盘根目录
下的文件全部丢失,根目录下的第一级子目录名被更名为DIR0、DIR1、 DIR2......,
但一级子目录下的文件及其下级子目录完好无损,至于根目录下丢失的文件,你可用N
U8.0中的UNERASE再去恢复即可。


4、显示:



“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

  治疗方法:

  1、重新分区格式化

  2、如0磁道损坏需要低级格式化,然后用Set Comspec(指定Command文件位置)
,使得Command远离0磁道。

  当硬盘出现分区故障后,希望用户先用上述方法解决,若不成功,对硬盘分区格
式化是解决软故障的基本方法,但信息将被清除。其使用原则是:能用高格解决的不用
分区,能用分区解决的不用低级格式化。


5、显示:
“Device error” 然后显示:“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and s
trike any key when ready”

  说明硬盘不能启动,用软盘启动后,在A:\>后键入C:,屏幕显示:“Invalid d
rive specification",系统不认硬盘。



  病因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CMOS中的硬盘设置参数丢失或硬盘类型设置
错误造成的。

  治疗方法:进入CMOS,检查硬盘设置参数是否丢失或硬盘类型设置是否错误,如
果确是该种故障,只需将硬盘设置参数恢复或修改过来即可,如果忘了硬盘参数不会修
改,也可用备份过的CMOS信息进行恢复,如果你没有备份CMOS信息,也别急,有些高
档微机的MOS设置中有“HDD AUTO DETECTION”(硬盘自动检测)选项,可自动检测出硬
盘类型参数。若无此项,只好打开机箱,查看硬盘表面标签上的硬盘参数,照此修改即
可。

6、显示:

“HDD Controller Failure”

  病因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盘线接口接触不良或接线错误。

  治疗方法:先检查硬盘电源线与硬盘的连接,再检查硬盘数据信号线与多功能卡
或硬盘的连接,如果连接松动或连线接反都会有上述提示,最好是能找一台型号相同且
使用正常的微机,可以对比线缆的连接,若线缆接反则一目了然。

7、显示:



“Invalid partition table”,硬盘不能启动,若从软盘启动则认C盘。

  病因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盘主引导记录中的分区表有错误,当指定
了多个自举分区(只能有一个自举分区)或病毒占用了分区表时,将有上述提示。主引导
记录(MBR)位于0磁头/0柱面/1扇区,由FDISK.EXE对硬盘分区时生成。MBR包括主引导
程序、分区表和结束标志55AAH三部分,共占一个扇区。主引导程序中含有检查硬盘分
区表的程序代码和出错信息、出错处理等内容。当硬盘启动时,主引导程序将检查分区
表中的自举标志。若某个分区为可自举分区,则有分区标志80H,否则为00H,系统规
定只能有一个分区为自举分区,若分区表中含有多个自举标志时,主引导程序会给出“
Invalid partion table\"的错误提示。

  治疗方法: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是用NDD修复,它将检查分区表中的错误,若发现错
误,将会询问你是否愿意修改,你只要不断地回答YES即可修正错误,或者用备份过的
是病毒感染了分区表,格式化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可先用杀毒软件杀毒,再用NDD进行
修复。如果上述方法都不能解决,还有一招,就是先用FDISK重新分区,但分区大小必
须和原来的分区一样,这一点尤为重要,分区后不要进行高级格式化,然后用NDD进行
修复。修复后的硬盘不但能启动,而且硬盘上的信息也不会丢失。其实用FDISK分区,
相当于用正确的分区表覆盖原来的分区表。尤其当用软盘启动后不认硬盘时,这一招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8 10: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硬盘支持和使用

137GB以上的硬盘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限制。不解决这种限制的话,会造成无法识别或不能完全使用其容量。137GB容量限制是指一些较早推出的主板不支持48bit LBA寻址模式,造成系统无法使用137GB以上的硬盘存储空间。要正常使用其全部容量,需满足以下要求:

  1、主板芯片组和BIOS支持大于137GB的硬盘。

  如果不清楚自己的主板是否支持48位寻址,可以下载48bin LBA test program来检验一下。这个小软件网上提供下载的地方很多,可以搜索到的。使用之前先挂接上一块容量超过137GB的大硬盘,在DOS下运行该软件,程序会自动检测到系统中已连接ATA和ATAPI设备,并给出相应的提示信息。如果检测结果显示为“PASSED”,则说明主板BIOS支持48bit LBA寻址方式;假如显示为“FAILED”则表示不支持;如果显示为“UNDETERMINED”则说明测试程序也不能确定主板BIOS是否支持48bit LBA寻址方式。
  目前VIA VT8233A、VIA VT8235、VIA VT8237、SIS 961、SIS 963等,以及Intel 810~875系列的芯片组都可以支持超过137GB容量的硬盘。一般2002年以后发布的BIOS都可以支持。如果不支持,可以考虑通过刷新BIOS的方法解决,如果你的主板推出时间比较早,那么恐怕不会再有新的BIOS发布,那还有两种途径解决:一是购买Ultra ATA/133 PCI等硬盘适配卡了,如果系统BIOS不支持通过Ultra ATA/133 PCI适配卡引导系统,那只能把它当作从盘使用了;二是可以借助硬盘厂商发布的专用工具软件,例如希捷的DiscWizard Starter Edition、Maxtor的MaxBlast、Western Digital的EZ Drive,这三款软件都可以在主板BIOS不支持的情况下驱动大容量硬盘,它们会在主板BIOS启动之后、操作系统启动之前加载,这样就可以正确管理大容量硬盘。

  2、Windows的版本要支持大于137GB的硬盘。

  不支持48位寻址的操作系统,如Win98/Me、未集成补丁包的Win2000/XP等,在安装相应的硬盘驱动程序后也可以支持大于137GB的硬盘,但在访问大于137GB的数据时有可能出现溢出的Bug,造成破坏。最常见的情况是,在写入大量数据(120GB以上)后就丢失了分区,或拷贝数据过程中失去响应,重启后报告该分区没有格式化等。
  目前,以下系统完全支持大于137GB硬盘的全部容量: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SP4
  windows 2000 Server+SP4
  windows XP Home+SP1
  windows XP professional+SP1
  对于Intel芯片组来说,它提供的Intel Application Accelerator就对超过137GB的硬盘提供了支持,一定要安装。VIA芯片组要装最新的VIA 4 in 1驱动。

  3、大于137GB的硬盘分区

  ①用windows 2000+SP4或windows XP+SP1安装盘启动电脑,先分一个主分区,再在该分区上安装windows 2000+SP3或windows XP+SP1系统,最后用系统自带的磁盘管理工具对余下的未分区部分进行分区;
  ②把大硬盘挂到其它安装有windows 2000+SP4或windows XP+SP1的电脑上作为从盘,用系统自带的磁盘管理工具进行分区;
  ③用WinMe自带的FDISK分区,然后安装win2000/XP,安装完毕马上升级到windows 2000 SP4或windows XP SP1;
  ④为了保证分区表的稳定,目前来说,暂时不建议使用第三方分区软件。

备注:

以前的28位ATA规范将硬盘最大容量限制为65536×16×255×512=131GB,按硬盘厂商的算法就是137GB,这个限制显然影响大于137GB硬盘用户的使用了。不过主板如果支持48位LBA寻址就能支持137GB以上的硬盘,而大多数新主板都支持新规范。以下是部分支持这一规范的南桥芯片:Intel ICH/ICH2/ICH4/ICH5,VIA VT8233A/8235及以后,SiS 961及以后等。采用这些南桥芯片的主板,只要刷新BIOS就可支持大容量硬盘。如果你不能确定你的主版是否支持48位寻址,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Intel 48-bit LBA Test Program”(Intel出品的检测48位LBA的测试程序),它可以检测主板BIOS是否支持48位LBA寻址方式,从而确定你的主板BIOS是否支持137GB以上的硬盘。这里下载。48位的ATA新规范,支持容量高达144155188GB的硬盘,不过受目前32bit操作系统影响,暂时只能支持到2200GB。

  常见的操作系统,如 Windows 98、 Windows Me、 Windows 2000、Windows XP 等在默认情况下,没有启用48位LBA支持,不支持37G以上的硬盘。按照微软的说法:同时满足下列要求才可以正确使用137GB以上的硬盘:必须具有48位LBA兼容BIOS,必须具有一个容量超过137GB的硬盘,必须安装了 Windows XP 或 Windows 2000。但是,实际使用中还是遇到不少的麻烦,如果使用操作系统不恰当或者没有正确安装专用补丁都有可能导致数据丢失,

  正确使用137GB以上的硬盘需要3步:升级BIOS或设置CMOS启用SATA通道;巧妙分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安装系统补丁确保数据安全。


第一步:设置CMOS启用SATA通道
  865的主版支持137GB以上的硬盘,不需要升级,但是并不是你立即可以使用SATA硬盘,BIOS默认只有IDE的2个通道,需要在CMOS中启用SATA通道。进入On Chip Device,最下面是关于SATA的设置项,On-Chip Serial ATA支持4项设置 :
    关闭(Disabled)
    额外的加强的通道(Enhanced Mode)  只能使用在WINDOWS2000/XP系统上
    传统第一通道(For Primary)     当使用第一通道时,第一通道不可以使用IDE硬盘装置
    传统第二通道(For Secondary)    当使用第二通道时,第二通道不可以使用IDE硬盘装置

  确保AGP/PCI频率在标准的66/33MHz。SATA硬盘对AGP/PCI频率很敏感,如果AGP/PCI频率过高,就极有可能会出现不认硬盘的现象。保存设置,重新启动就可以看到主版正确显示了SATA硬盘参数,说明BIOS支持超过137GB的大容量硬盘。

第二步:巧妙分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我曾经在一个著名的IT论坛提这个问题,建议真不少:DM、PQ还有FDISK。来试试:用 Windows 98 启动盘启动机器,进入DOS,先FDISK,问题出现了,容量不到55G,只好退出。用 Windows ME 的启动盘(版本是4.9.3000),FDISK能正确显示容量,看来可以分区。但是不想用FDISK,因为太慢了。另外,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Format 命令无法正确显示大于 64GB 的分区或逻辑驱动器的大小。
  当您使用 Format.com 格式化大于 64GB字节( 或 68,719,476,736 字节)的分区或逻辑驱动器时,Format.com 在格式化过程开始所报告的要格式化的硬盘大小不正确。但是,随着格式化过程的继续,整个硬盘会被格式化,在操作完成时,将会正确显示格式化后的大小。原因是Format.com 会在内部使用一些16位值来计算最初所显示的驱动器大小,当驱动器大小等于或大于 64GB 时,这些变量中有一些会溢出。例如,如果分区或逻辑 驱动器的大小为 70.3GB(75,484,122,112 字节), Format 命令最初报告的驱动器大小就是 63 GB(6,764,579,840 字节)。这只是显示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是表面问题,硬盘将被格式化为其完整大小。
  对于DM9.56,能正确识别硬盘容量,但是也不敢用。有一个网友用在本身就支持 137GB 以上大硬盘的主板上,后果是:那个被改的 160G 或者 250G 硬盘只能当成 137G 使用。血的教训,一个 160G 的就因此成了残废 137GB。不过不排除有人使用DM分区并正常使用,硬盘经销商也是这样推荐的。
  目前比较实际的方法是,用 Windows XP 光盘启动,然后根据提示先建立系统区,安装 XP 系统,剩下的空间暂时不管。进入 Windows XP,先装 Service Pack 1,然后用 Windows XP 的磁盘管理器进行分区,速度快,安全可靠。
以管理员或 Administrators 组的成员身份登录。单击开始,单击运行,键入 compmgmt.msc,然后单击确定,在控制台树中,单击磁盘管理。


1、 若要在基本磁盘上创建新分区或逻辑驱动器,请按照下列步骤操作:
(1) 在“磁盘管理”窗口中,完成下列步骤之一,然后继续执行第 2 步:
?    若要创建新分区,请右键单击要创建该分区的基本磁盘上未分配的空间,然后单击新建磁
盘分区。
?    若要在扩展磁盘分区中创建新的逻辑驱动器,请右键单击要创建逻辑驱动器的扩展磁盘分
区上的可用空间,然后单击新建逻辑驱动器。
(2) 在“新建磁盘分区向导”中,单击下一步。
(3) 单击要创建的分区的类型(“主磁盘分区”、“扩展磁盘分区”或“逻辑驱动 器”) ,然后单击下一步。
(4) 在“分区大小(MB)”框中指定分区的大小,然后单击下一步。
(5) 决定是手动指派驱动器号、让系统自动枚举驱动器还是不为新分区或逻辑驱动 器指派 驱动器号,然后单击下一步。
(6) 通过使用下列步骤之一指定要使用的格式化选项:
?    如果您不想格式化该分区,请单击“不要格式化这个磁盘分区”,然后单击 下一步。
?    如果您想格式化该分区,请单击“按下面的设置格式化这个磁盘分区”,然 后在格式对话 框中完成以下步骤:
a.在“卷标”框中为该卷键入一个名称。请注意,这是可选步骤。
b.在“文件系统”框中单击要使用的文件系统。
  您可更改磁盘分配单元大小,然后指定是否执行快速格式化,或者指定是否在 NTFS卷 上启用文件和文件夹压缩。单击下一步。确认选定选项正确无误,然后单击完成。这就创 建了新分区或逻辑驱动器,它们出现在“磁盘管理”窗口中的相应基本磁 盘中。如果您在第 6 步中选择了格式化该卷,则现在启动格式化过程。
2、若要格式化分区、逻辑驱动器或基本卷,请按照下列步骤操作:
(1) 在“磁盘管理”窗口中,右键单击要格式化(或重新格式化)的分区或逻辑驱动器,然后单击格式化。
(2) 在格式化对话框中,在“卷标”框中为该卷键入一个名称。请注意,这是可选步骤。
(3) 在“文件系统”框中单击要使用的文件系统。如果您愿意的话,还可更改磁盘分配单元大小,指定是否执行快速格式化,或者指定是否在 NTFS 卷上启用文件和文件夹压缩。
(4) 单击确定。
(5) 当您被提示格式化卷时,请单击确定。将启动格式化过程。
3、若要查看分区或逻辑驱动器的属性,请按照下列步骤操作:
(1) 在“磁盘管理”窗口中,右键单击所需的分区或逻辑驱动器,然后单击属性。
(2) 单击相应的选项卡以查看相应的属性。
4、若要删除分区或逻辑驱动器,请按照下列步骤操作:
(1) 在“磁盘管理”窗口中,右键单击要删除的分区或逻辑驱动器,然后单击删除分区或 删除逻辑驱动器。
(2) 当您被提示删除分区或逻辑驱动器时,请单击是。该分区或逻辑驱动器即被删除。
  当您删除分区或逻辑驱动器时,该分区或逻辑驱动器上的所有数据将同分区或逻辑驱动器本身一起被删除;您不能删除系统分区、引导分区或包含活动的页面(交换)文件的分区 ;除非扩展磁盘分区为空,否则不能删除扩展磁盘分区。在删除扩展磁盘分区之前,必须删 除扩展磁盘分区中的所有逻辑分区。如果你的分区小于2G,即使你选择了FAT格式,系统在格式化的时候自动转成FAT32格式。
如果你的分区大于32G,系统将自动格式化为NTFS格式。

第三步:及时安装系统补丁,确保数据安全
  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 98、Windows Me、Windows 2000、Windows XP 等在默认情况下,没有启用48位LBA支持。如果你的BIOS不支持48位LAB寻址,请将操作系统安装在第一个分区,而且要小于 137GB。
1、对于XP系统
(1) 首先安装Service Pack 1
  只有在安装了 Windows XP Home Edition 或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的 Service Pack 1 (SP1) 之后才会启用48位LBA支持。在没有安装SP1的 Windows XP 中手动启用 48 位 LBA 支持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我的硬盘就是因为没有安装SP1补丁导致数据丢失。
(2) 其次修改注册表
  启动“注册表编辑器”(Regedt32.exe)。 在注册表中找到并单击下面的项: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Atapi\Parameters\
在编辑菜单中,单击添加值,然后添加下列注册表值:

值名称:EnableBigLba
数据类型:REG_DWORD
值数据:0x1
退出“注册表编辑器”。
  (3) 关于旧版本 Windows
  另外,如果磁盘分区中安装了不支持48位LBA的旧版本 Windows(例如, Windows 2000 或更旧版本),而该分区以前是由可识别 48 位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XP,它占用更多空间或超出当前137GB 的可寻址限制)创建的,则可能出现破坏数据的情况。如果在注册表中启用了48位ATAPI支持,并且具有容量超过 137GB 的硬盘,但是没有48位LBA兼容BIOS,则只有硬盘的前137GB 是可寻址的。不能使用硬盘的其余部分。
(4) 检查 Atapi.sys的版本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使打过SP1的补丁也要检查 Atapi.sys 的版本,因为只有5.1.2600.1135版本(或者对Windows XP 64-Bit Edition需要 5.1.2600.1152版本)才能完全支持48 位 LBA 。而5.1.2600.1135版本在推出SP1后推出的,这个文件是在331958这个补丁里。

为了你的数据安全建议及时更新的操作系统。
2、对于Windows 2000系统
  首先安装 Service Pack 3 ,虽然微软公司说安装 SP3 后就可以支持48位LBA寻址,但是一再强调更新你的操作系统到最新的补丁。其次修改注册表,操作同上。

(climbmount):其实并不是系统不支持,是系统附带的分区工具不支持,如98的fdisk只支持最大64G.只打补丁4还不行,还得手工改注册表。麻烦啊。用2003吧,呵呵呵。

找到一种方法:用2000盘起机,删掉所有分区,然后划出主分区装系统,其余的硬盘空间先不要管,装完系统装sp4(XP sp1)然后修改注册表:  

在注册表中找到并单击下面的项: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Atapi\Parameters  
在编辑菜单中,单击添加值,然后添加下列注册表值  
值名称:EnableBigLba  
数据类型:REG_DWORD  
值数据:1  
以上修改注册表示让系统打开48位寻址功能,打补丁后系统并没打开,这和主板bios是相对应的,都要支持才可以。  

然后重启动,在系统里控制面板-〉计算机管理-〉硬盘管理里面分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硬盘所有容量就认出来了!  
OK!

(palan):用xp以上的系统格式化后挂上2000(警告:有些时候在2K里面存的数据会自己遭到破坏,如果出现这样情况,且一定要在2K里面使用的话,只能在2K里面格回127G使用-此问题出现在使用的机器的BIOS里面只能检测到130多G的情况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8 10: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SATA硬盘的若干问题总结

  随着各厂家SATA硬盘价格的持续走低,支持SATA的主板逐渐繁荣和成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SATA硬盘来构建自己的电脑平台。但是由于SATA硬盘有别于并口PATA硬盘,安装和使用中会有很多不同,而使很多用户在购买后遇到很多麻烦。本文将以问答形式,对一些常见的问题给予说明:

  一. 问:听说SATA硬盘的数据线和电源线接口不同于PATA硬盘,在购买SATA硬盘时是否需要额外购买?

  答:一般支持SATA硬盘的主板都会附带一条专用7芯数据线和电源线,而现在的新型电源基本也都提供专门SATA设备的供电接口。另外,还有某些SATA硬盘还额外搭配了一个原PATA硬盘使用的D型电源接口,可以兼容使用旧有的电源。所以通常我们并不需额外购买。如果确实需要,SATA数据线大约10元,电源接口转接线也在10元上下,电脑市场都有销售,质量尚可。  

  二. 问:SATA硬盘安装系统时是否都要额外加载驱动才能找到硬盘?

  答:不全是,要分情况而定。

  在安装DOS/Win98/WinME系统时,SATA硬盘不需要加载任何驱动,可与PATA硬盘一样使用。

  在安装Windows2000/XP/2003系统时,一般由主板南桥芯片(如Intel的ICH5/R,VIA的VT8237等)提供的SATA控制器在没有内置或在BIOS设置中屏蔽了RAID功能时,也不需要加载驱动即可找到硬盘;在开启RAID时,需要加载驱动。而使用第三方芯片的SATA控制器,则必须加载驱动。

  随着Serial ATA硬盘(简称SATA硬盘或叫串口硬盘)与普通IDE硬盘价格差距的缩小,以及越来越多支持SATA硬盘的主板上市(如KT600、i865P/PE、i875P等),很多人在装机时都选择了SATA硬盘。但是有不少朋友反映在SATA硬盘上安装WindowsXP系统困难。笔者最近正好给朋友装了一台KT600+希捷SATA硬盘的电脑,发现安装WindowsXP时确实有问题,它会提示找不到硬盘。笔者总结了一下安装经验,只需要注意三点便可以将WindowsXP顺利安装在你的SATA硬盘上。

  1.因为WindowsXP本身不直接支持串行ATA控制器,安装Windows XP的时候必须从软驱中搜索第三方的SATA驱动,若没有主板附带的软盘驱动时,必须将光盘中的驱动拷贝到软盘中。所以,首先须要有软驱才行。如果你安装Windows 98系统的话,只需要在BIOS中把启动选择为SCSI/SATA就可以像普通IDE硬盘一样正常安装了。

  2.在首次安装WindowsXP寻找SCSI设备时,按下F6键(此时屏幕下方会有文字提示)来加载第三方驱动程序。但请注意,出现提示后大约只有2秒的时间让你按键,错过的话又得重启再来一次。按下F6后,稍等一会儿系统提示按S键,会自动搜索软驱中的驱动,选择主板提供的驱动软盘中合适的驱动。然后会显示你所选择的驱动已经加载,按回车继续,下面就是正常的WindowsXP安装步骤了。

  注意:有的主板(如硕泰克的KT600-R)提供的驱动软盘中,其INF文件是放在文件夹里的,需要将它拷贝到软盘的根目录才能被自动搜索到。

  3.如果你的主板板载Silicon Image SATA RAID的话,Windows XP安装完成后,可能还要再安装一次SATA RAID驱动程序,对于这一点,不同主板的要求稍有不同,在其主板说明书中都会有详细说明,请多加注意。如硕泰克的KT600-R,系统启动后在硬件设备管理器中的其他设备会显示黄***色问号RAID设备,需要为它重新安装驱动。放入主板提供的软盘或光盘,让系统自动搜索,如提示搜索不到,则手动指定INF文件即可。

  三. 问:必须安装SATA驱动的情况下,没有配备软驱怎么办?

  答:现阶段,win2000/XP系统安装光盘加载额外设备驱动时,只读取软驱。

  虽然,我们可以自己打造一张集成了所需SATA控制驱动的系统安装光盘,来免去必须从软驱加载的麻烦。但是,其制作工程和设置很复杂,需要对windows系统加载驱动的方式和SATA驱动文件有一定深入的了解,而且设置中稍有一点错误都会导致驱动加载不成功。所以还是推荐花70元买个软驱省得麻烦。

  关于集成SATA驱动的方法,可以参考52硬件文库里的内容(http://www.52hardware.com/

  四. 问:SATA硬盘驱动有通用驱动吗?答:SATA驱动并不是指硬盘的驱动,而是指SATA控制器驱动,分为主板芯片组南桥内置和额外添加的第三方控制芯片两类,各厂家的驱动不能通用。

  各厂家都有不同的设计(在BIOS设置中就可看出不同),INTEL、VIA、SIS主板芯片的SATA控制器部分就不同,更别说其他的第三方控制器了,所以近期也不太可能有统一的驱动。最大的希望是微软能在后续的系统安装光盘中直接集成各大厂家的SATA控制驱动,那就最方便了。

  一般主板都会附带驱动软盘,但也有仅提供主板驱动光盘,需要将SATA驱动文件拷贝到软盘。还有的是需要用主板光盘的特定程序制作SATA驱动软盘,这点需要看主板说明书上的相关说明。

  五. 问:SATA硬盘能和PATA硬盘共存吗?

  答:当然可以,但需根据SATA控制器设置有所不同。

  让SATA和PATA和平共处的关键在于其占用的IDE通道位置不能冲突。还要注意DOS/Win98/WinME系统只能支持一共4个IDE设备,而Win2000/XP/2003系统可一共支持6个设备(注:第三方的SATA控制器可突破此限制)。关于SATA占用IDE通道位置的设置部分,各厂家有所不同。以Intel865PE芯片组的ICH5南桥为例:进到BIOS后,选择Main下的IDE Configuration Menu,在Onboard IDE Operate Mode下面可以选择两种IDE操作模式:兼容模式和增强模式(Compatible Mode和Enhanced Mode)。

  其中Compatible Mode,可以理解为把SATA硬盘端口映射到并口IDE通道的相应端口,通常适用于DOS/Win98/WinME系统;Enhanced Mode下的SATA硬盘将使用独立的IDE通道,不与原PATA设备冲突,但仅适用于Win2000/XP/2003系统。

  其中的设置项根据不同的主板而稍有不同,比较复杂。如有深入了解的需要,可看主板说明书并参照《明明白白用SATA硬盘》、《再谈明明白白用SATA硬盘》两篇文章。

  六. 问:SATA硬盘不支持FDISK和DM等分区工具以及GHOST软件了吗?

  答:当然支持。使用这类软件有问题的情况多出现在以ICH5为南桥的主板,因为这些软件都是基于DOS平台的,所以如上文所说必须采用兼容模式(Compatible Mode),当设置为增强模式(Enhanced Mode)时就会引发这些软件不能使用的故障。

  另外,使用160G及以上容量的SATA硬盘时,由于FDISK和DM这类分区软件推出较早,并不能完善支持大于137G硬盘的48bit寻址,有可能引起莫名其妙的故障,所以最稳妥的方法是使用集成了SP1补丁的XP系统安装光盘,在安装系统前只分一个系统区用来安装系统。(2000系统也是一样,需SP4补丁)

  等装好了系统,先修改注册表,在运行中输入regedt32,确定。在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Atapi\Parameters子项下新建一个键值:点菜单栏的编辑-添加数值,数值名称: EnableBigLba ,数值类型: REG_DWORD,数值:0x1 。然后再用控制面板-计算机管理工具中的磁盘管理功能分其余的分区。
  七. 问:SATA硬盘上可以安装Linux系统吗?

  答:可以。如:REDHAT 9,在安装之前需要设置为Compatible Mode,否则就会找不到硬盘。安装好后,要升级内核到2.4.22,如果使用的CPU支持超线程,请在编译内核时选择SMP的支持。接着修改GRUB的启动参数,将 hda 改成 hde,分区号不变。还有FSTAB也需改一下,不然启动后不能激活“SWAP”交换分区。重新启动后,将BIOS中的Compatible Mode改为Enhanced Mode,这样就能发挥SATA接口的性能了。

  八. 问:据说SATA硬盘支持热插拔,确实可以使用此功能吗?

  答:目前SATA技术分为V1.0和V2.0两个版本,其中V1.0不支持热插拔技术,在V2.0规格中SATA实现了热插拔功能。

  对热插拔产生影响的只有主板和硬盘本身而已,只要硬盘和主板都支持这个功能,再安装了正确的驱动程序,就可以实现硬盘热插拔了,至于选用何种操作系统都没有关系。现在市场上新推出的硬盘如:希捷酷鱼7200.7.SATA硬盘就支持V2.0规格,并且因为传统PATA的4Pin电源插头不能支持热插拔的功能,所以希捷这个系列的硬盘均不支持传统PATA的4Pin电源接头。这个功能还需主板支持,由于Intel的ICH5南桥芯片不支持热插拔功能,所以i865系列的主板都不能支持此功能。现在官方对外宣布支持SATA热插拔的主板厂商很少,目前只有华擎,具体支持此功能的型号可以看http://www.asrock.com/product/index_china.htm

  另外,虽然主板硬盘都支持热插拔了,但是在没断硬盘电源的情况下,仅热插拔SATA 数据线,有时会导致热插拔功能的失效。而且注意两次连续热插拔操作的时间间隔必须超过5 秒种。SIS等芯片的SATA控制器,有专门的SATA控制软件,可以使SATA的热插拔更加安全可靠。不过,目前看来SATA的热插拔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毕竟硬盘不同于闪存等外设,它更加脆弱,所以请慎用热插拔。

  总结:每一个新技术的诞生,性能和功能提高的同时也多会伴随着设置和使用上的不习惯。目前SATA接口化设备已经形成一种趋势,将来除了硬盘还会有更多的设备SATA化,我们要紧紧抓着潮流,尽快了解和掌握它。仅希望本文能使即将选购SATA硬盘的读者对其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免去使用中遇到问题手足无措的尴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8 10: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解决多硬盘盘符混乱问题


  现象:在安装了第二块硬盘后,老硬盘与新硬盘上的盘符会出现盘符交叉的现象,在调用文件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麻烦,甚至导致某些程序无法使用。

  方法:
1.屏蔽硬盘法
  将两块硬盘设置好主从关系并正确连接,然后开机进入BIOS设置程序。在“Standard CMOS Features”选项中将从盘参数项设为“NONE”,屏蔽掉从盘。在“Advanced BIOS Features”选项中设置主盘为启动硬盘。保存设置后重新启动,则硬盘盘符就会按照主、从盘的分区顺序排列好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从盘只能在Windows下正常使用,在纯DOS模式下无法识别从盘。

  2.重新分区法
  设置好主从关系并正确连接硬盘后,使用任一款分区软件将从盘全部划为逻辑分区,则从盘的盘符就会按顺序排在主盘后面。(陈会安)

  3.Win 9x:使用Letter Assigner
  Letter Assigner能够任意指定硬盘的盘符。启动Letter Assigner,在Letter Assigner的工具栏下方列出了“A~Z”26个盘符,其中黄***色表示当前可以选择使用,灰色表示当前不可使用。在主窗口中选中需要修改的盘符,然后从盘符栏中选择修改后的盘符,执行“文件→保存”命令,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

  在*作过程中,如果需要放弃修改,只要执行“编辑→恢复原版”或者按下“Ctrl+Z”组合键即可。一般情况下系统盘的盘符不能修改,否则可能造成系统启动错误。当修改系统盘的盘符时,Letter Assigner会弹出一个提示窗口。(LanFu)

  4.Win 2000/XP:*作系统设置法
  以上几种方法建议大家只在Win 9x\Me下使用,而在 Win 2000\Me下硬盘的混乱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并且可以通过设置指定驱动器名。

  以Win 2000为例,*作步骤是:打开“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接着展开“存储→磁盘管理”,右键选中需要调整的分区,选择“更改驱动器名和路径”选项,点击“编辑”按钮,然后进行调整工作即可。

  注意:所设定的驱动器名称只能是未使用过的;当设定完成后,会弹出警告窗口,说该*作可能造成驱动器停止,不用理会,点击“确定”即可。(任亚维)

  5.利用PartitionMagic
  PartitionMagic(分区魔术师)可以对硬盘进行重新分区、格式化、复制分区等*作,使用它修改盘符的*作方法如下:

  启动PartitionMagic,鼠标右击需要修改的盘符,在快捷菜单中选择“高级→修改驱动器盘符”,然后在弹出的“更改驱动器盘符”窗口中选择新的盘符,单击“确定”按钮,接着选择“常规→应用改变”命令,按照提示重新启动即可。

另:

  (1)Windows 2000/XP
  Windows 2000/XP一般不会产生盘符交叉的问题,但前提是安装Windows 2000、XP时只安装了一块硬盘,安装结束后才能挂上第二块硬盘,假如是在添加第二块硬盘后安装Windows 2000/XP的话,那么仍然会产生盘符交叉,而且这是永久性的,即使取下第二块硬盘也无济于事。

  不过,我们可以进入“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窗口,在“计算机管理”下选择“磁盘管理”,选中相应分区,从右键菜单中执行“更改驱动器名和路径”命令,在图1对话框中点击“更改”按钮,然后重新指派一个驱动器号,再对其他分区重复执行该命令即可。

  (2)Windows 9x/Me
  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只须在BIOS设置程序中稍稍动些脑筋,将第一块硬盘设置为“User”或“Auto”,而将第二块硬盘设置为“NONE”,这样尽管BIOS无法发现这块硬盘,但Windows 9x/Me的即插即用功能会自动检测第二块硬盘,并自动分配盘符,令人担心的盘符交叉现象也就不复存在了。当然在纯DOS模式下第二块硬盘是看不到的。

  (3)Fdisk
  我们可以在执行Fdisk命令分区时,选中“Change current fixed disk drive”项,然后选中第二块硬盘将所有分区删除,再选择“Create Extended DOS Partition”将所有空间都分配给扩展分区使用,接下来再进行分区。也就是说不创建主分区只创建扩展分区,最后格式化就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维修人员 ( 鲁ICP备17033090号 )

GMT+8, 2024-12-5 03:02 , Processed in 0.21678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