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诚信——生意人应该以诚信为本》
诚、信、忠、恕、经论企业/qzone/newblog/v5/editor/css/loading.gif
(一)儒家哲学的中心是“仁”,图示如下:
(二)《示意图》说明:
儒家哲学有其独特超越之处(试图),内涵甚广,对:
①个人:要孝、弟、忠、信、慎独、三省、九思、而内自讼、守忠持恕,以立身。
②领导:要正已正人,尊礼践义,仁民爱物,持信履仁,怀诚行信,隐恶而扬善,立人且达人。
③组织(包括家庭):居仁由义、修己安人,乐人忧人,甚至与先天下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④管理: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自诚正治平(或大同),自成为一套完备的管理程序(阅上图)。
从个人、家庭、社会到国家,自近及远,都是拿修身为本,再加上用礼乐的陶冶,以维护和谐的社会秩序,美化人类的灵性,以期其“血气和平,天下皆宁”。观历代不淫于富贵、不屈于威武,坦坦荡荡的“大丈夫”,与慷慨赴义的好男儿,哪一个不是受儒家哲学的熏陶?太史公于两千年前,就说儒家是“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后人又讥讽它“可与守成”,或说它“兴平之梁肉”,恐怕都是些肤浅之论,难道不知领导的成功,非儒学莫办吗?而组织的成败,都决于领导,谁能忽视呢!所以说儒家哲学乃管理之道、领导之本,又谁能篾视之?
(三)儒家哲学的中心是“仁”
诚与信乃一体之两面,诚者怀之于衷,信者形之外,未有不诚而能信者。人与人相处,只有“言必信”,方可“行必果”,“有诸内”、才能“形诸外”,这一类行为的事实表现,人人可见。诚的反面,为诈、谲(音:绝)、伪,要想让这样的人守信,简直就是缘木求鱼。儒家常常把信与“忠”结合起来说“主忠信(《论语·学而》)”、“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又说:“朋友信之(《论语·公冶长》)”,唯信非诚为之基不可,但从行为来观察,信易见而诚难晓。
孔子对人的行为,则主张“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公冶长》)”
明白了儒家哲学中心的“仁”,就不难知诚、信、忠、恕系演自“仁”,而成为儒家哲学的砥柱。
(四)“开诚布公”的本质
笔者不揣冒昧,兹将“四书”的《大学》篇中“八目”的“诚意正心”置于首,作“格物能知”(科学知识的探究)与“修身齐家”(伦理修养的涵养)之原动力,以期达到于“治国平天下”(组织管理行为)与“大同”(我国各家共有和独有的理想总目标)。虽未必妥适,但从管理的观点来说,不仅近于情理,而且也是我国管理哲学的独特风格。证之以《三国志》中诸葛孔明治蜀的:“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忠益”四大原则,可以说是言之可信而有据的。阅下图:
/qzone/newblog/v5/editor/css/loading.gif
(三)“诚”与“信”乃系一体的两面观
I.谈“诚”
①反身内求,达到至诚:
既然孟子把成长之道的根据放在“求其放心”即在于向人心内求,因此,在道德实践上,孟子主张从“反求诸已”到“反身而诚”。首先他指出,“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公孙丑上》)
行仁好比射箭,射而不中,应当反省自己是否端正了射的姿态:不能行仁,也当反求诸己,检查自己是否端正了动机,即“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告子上》)这是一种“君子必自反”(《离娄下》)的内求方法。但这还不够,反身的目的是“思诚”,通过思诚进行明善诚身达到“至诚”的信念。所以他指出,道德行为能否感动别人,被人所信,关键在于是否心诚。“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离娄上》)只有一心一意为善,无半点虚,才会感动一切事物。既能悦亲,又能取信于朋友,也就获上治民了。他说:“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
可见,“诚”在孟子眼中,实际上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体现为对“善”
的坚定信念和真实感情。孟子是以“诚”为天道,以“思诚”为人道。“诚”所以为天道,由于人性善是出于天的安排,生来俱有,而自我反省,即“思诚”,
思念本性善,乃人为的努力,属于“人道”。这是对孔子“我欲仁,斯仁至矣”
思想的继承和发挥,强调了道德修养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而境界的提高,
又要借助于理性进行反省,强调道德行为要有自觉心。所以孟子说:“万物皆
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尽心上》)意思是说,吾心本来具备善性,通过反身内求,而达到至诚的境界,就是最大的快乐了。
②反身而诚,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把“精神文明建设”,从空谈落到实处。
孟子所提倡的“反身而诚”思想,其精华在于强调道德修养最根本的最重
要的一点是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贵在自觉,贵在进
行理性反省。这个思想对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来说,如何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很重要一点就是要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而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不是外在的要
求,而是一种自觉的理性觉悟。不少企业在这一方面的工作也是富有成效的。
(一)、小天鹅的“末日管理”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生产全自动洗衣机的股份企业,产
品连续九年被评为市场畅销名优产品,全自动洗衣机的市场占有率连续五年
达到40%以上。
在成绩面前,该公司激励员工的一个新招是实行“末日管理”,激励员工
不断求进。该公司负责人在一次讲话中指出,企业最好的时候,也是最危险的
时候。好只是暂时、相对的,每个员工只要谁放松斗志,松懈了某一环节,就会兵败如山倒,更何况,随着“复关’’的逼近,一些国际大公司如松下、阿里斯顿、惠而浦会以更强劲的竞争手段与我们争夺市场,因此要使小天鹅不断腾飞,只有使每个员工自觉意识到发展中的危机,并转化为一种努力求进的自觉行为,
企业才会有前景。他们采取一系列措施,完善服务。比如,他们采取“金奖信
誉卡”承诺的制度。当地用户的洗衣机发生故障,当天上门维修服务,外地在
约定时间内上门,每迟一天罚5元;半年内因机器品质出现故障而造成用户不
满意的可以退换。小天鹅的员工都很自觉地履行“金奖信誉卡”的承诺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以“服务开创未来”开展了销前、销中、销后的一条龙全程优质服务。
(二)、山东中轩的“活化性”管理
山东省淄博中轩集团总公司,其前身是一个造酒的小作坊,在1986年,这
个厂仅有100万元的固定资产,还有100万元的贷款欠资、100万元的亏损账目。但是,不到10年的时间,中轩集团一跃拥有上亿元资产、集科工贸为一体、全国500家最大饮料制造企业之一。
中轩集团发展如此迅速,得益于他们能最大限度地释放每个人才的能量。他们对人的管理不是管而是“活”,即不是对人的制约、管死,而是对人的解放、活化,即采取“活化性”管理。在中轩集团的整幢办公楼与车间,在墙壁上没有悬挂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他们把更多、更细微、更科学的管理制度,通过教育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心里,转化为每一位员工的自觉行为。比如,对品质管理,中轩集团没有质检科,但在中轩人的心目中,品质,不仅是产品标准和制度保证,更是人的品格分量的价值判断尺度。因而,在中轩集团,每个员工都是产品品质的“监督员”,自己手里的活不合格,绝不转到下一道工序,这种人的高素质保证了产品高品质。
(三)、福特公司的“追随式管理”
所谓“追随式管理”是指管理者依据人的基本需求,通过与下属建立和睦亲密的感情纽带和“共荣共衰”的利益关系,被管理者形成一种无形的自我约束力量,与领导同心同德,主动追随领导。
福特公司实施“追随式”管理,是因为管理者都有较高的精神境界,有一种以事业为重的使命感,在工作中往往有奉献精神,同时才能卓越,这样就具有人格魅力。被管理者心甘情愿追随这样的领导,因为深信跟着这样的领导没错。
在追随式管理过程中,不少员工,尤其是一些管理层的高级员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渐渐地提高了自己的精神追求,对工作精益求精,极端负责。福特公司在1980—1982年三年中连续亏损达33亿美元之时,福特公司采取了“追随式管理”,5年内扭转颓势,重新捍卫了自己世界汽车霸主的地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