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琪缘 发表于 2009-7-3 22:18:52

卫星接收机常见故障分析和解决办法(2)

馈线老化问题
怪现象18]13/18V极化电压正常,但不能收到水平极化信号。有烧友反映,采用普通的双极性单输出高频头,不能收到水平极化信号,垂直信号也有马赛克现象,已排除了天线、高频头的问题,拆下室外连接高频头的馈线,测量其输出的13/18V极化切换电压也正常,不知是何原因?我们建议该烧友更换一根馈线试一试,更换后,果然解决了问题。这也是本刊今年第6期的《馈线故障记》一文中所表述的故障现象。不过该文的作者认为是输入阻抗不匹配所致,这一观点值得商榷。我们认为,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馈线长期暴露在外,日晒雨淋,致使外保护层老化损坏,密闭性能差,易受潮进水,造成芯线和屏蔽层之间的绝缘程度降低,使得13/18V极化电压严重下降所致。
但我们测量其输出的13/18V极化切换电压也正常,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测量方法错误所致,我们采用万用表测量是一种空载的静态测量方法,其万用表的内阻远远高于馈线和接收机的内阻,不能反映馈线实际使用中的状态效能。正确的检测方法是在馈线和高频头之间加接一个三阴式连接器和一小段馈线。在加载工作时,从多出的F头上测量接收机通过馈线输出到高频头上的实际极化电压。我们曾经对遇到该故障时作过专门的测量,因老化、进水引起馈线的绝缘程度降低,能够使得极化电压由正常13/18V下降到10/14V,而对于双极性单输出高频头来讲,其内部极化振子电路的电压切换点通常为15V,高于15V选择水平极化振子电路工作,低于15V选择垂直极化振子电路工作。这样下降到10/14V的电压,当然不能推动水平极化振子电路工作,因此就不能收到水平极化信号。而对于垂直信号也有马赛克现象,也主要是工作电压过低所致,虽然高频头一般多用7808系列三端固定稳压芯片获取8V的工作电压,但对于这些普通的三端固定稳压芯片来讲,其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压差要>3V左右,才能保证其稳压性能,否则工作会不正常。虽说极化电压下降是主要原因,但也不排除阻抗不匹配的因素,由于馈线老化,导致其分布电容、电感相应变化,其特性阻抗下降,造成电缆和连接件之间阻抗失配,致使产生回波反射信号,导致功率损耗增大,把一部分有效信号功率损失掉。但这些因素只能是影响部分频点的信号,而不对影响全部信号。
卫星电视广播采用的是商业通信卫星,现其大多数采用开放式转发器,抗干扰能力低。我们知道,对商业通信卫星信号干扰一般有一行干扰与下行干扰两种。上行干扰为恶意干扰,主要是对卫星转发器实施干扰,如前期的鑫诺1号所受的就是这种干扰。下行干扰主要对接收终端用户的微波干扰,它又分为定频干扰和扫频干扰两种
1、定频干扰
[怪现象19]某卫星部分频段信号就是不到,但信号很强:有烧友反映:在我家的楼顶试过收166°E卫星的C波段信号,信号超强,但下不来一组(4080 V 30000)信号!而138°E、105.5°E等卫星就很容易接收下信号,是何原因。我们前往查看发现,在用户天线安装位置的前方有一座电视广播塔,上面安装一个很高的微波发射天线,接收166°E卫星时,天线的仰角较低,恰好接收天线的轴向方向对准了发射塔,应该是微波定频干扰所致
接收一组卫星信号,其下行频率与地面用于为电信、电视台传送数据和信号的4GHZ左右微波频率相重叠,产生同频干扰。特别是天线安装在微波传输干线、天线塔的附近,干扰更加严重,直至重叠频率内的卫星信号皆无法接收信号。
2、扫频干扰扫频干扰,就是整个卫星频段被扫频干扰。
某地烧友询问:最近不管是105.5°E还是134°E,其C波段信号均无法正常收看,总是有一会儿信号,又突然为没信号。现在只好在看138°E的KU波段了,哪位大侠有没有解决的方法呵呵,这是部分基层广电部门针对该地区私自接收卫星电视的人太多,由于执法困难而采用的一种人为干扰手段。通过设置卫星信号干扰器,干扰C波段卫星信号(主要针对105.5°E的亚洲3S卫星)的非法接收。(编者注:C波段信号是地面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国际上规定的通用的信号资源,是受保护的,不管有任何理由,都不允许对它实施人为干扰)卫星信号干扰器由发射机和喇叭天线组成。发射机的外壳类似有线电视上的干线放大器,喇叭呈45°夹角。干扰器面对需要干扰的区域,采用扫频式宽带脉冲定向扫描,实施地面横向干扰
这类干扰器从干扰手段上,可分为数字信号干扰和载波(或窄带)信号干扰之分。前者是采用和正常广播信号同样的数字形式,使正常广播信号同样的数字形式,使正常图像出现“马赛克”或“黑屏”。干扰以功率占用为主,即从同向发射大功率同频信号,对卫星接收通道实现在一定频率范围内的功率占用,使得干扰信号的场强远远大于正常卫星到达地面的信号场强,以干扰压制信号,使其不能正常接收。
对于同频干扰来讲,干扰信号可使图像产生严重马赛克停顿现象;干扰严重时,甚至出现黑屏现象。对于非同频干扰,由于卫星接收机的选频作用,允许干扰电平大于信号电平,但干扰电平大到使高频头进入饱和状态(接收机输入电平范围为-60DBM~-25DBM),此时电视画面出现白屏现象。不过,卫星信号干扰器受距离和方位限制,因为发送的干扰微波传播损耗(LS)与工作频率(F)和传播距离(D)有关,在自由空间传播条件下,传输损耗的计算公式为:当F或D增大一倍时,LS将分别增加6DB。采用4.2GHZ系统传输距离一般不会超过3KM,因此距离越远,干扰的能力也就越差。
另外,目前的卫星信号干扰器都是对C波段的信号实施干扰,对KU波段信号的干扰作用很小。因为对于KU波段干扰而言,由于工作频率太高,所需器件昂贵,制作调试难度,所以非常少见。
3、微波干扰的解决方法
,对于以上的两种微波干扰,可通过下面的一些方法解决。
(1)寻找屏蔽位置
$寻找干扰波不能干扰或干扰小的位置,即干扰死角。干扰波和卫星波都是直线波,行进途中遇障碍物会被反射,但这两种电波的区别在于,干扰波的场强大于卫星波数千万倍,致使遇到障碍物及建筑物后会四处反射,而卫星波如没有被天线所反射则易被地表所吸收。寻找屏蔽位置最简单的方法是降低天线高度,利用四周自然物体避开周围的强微波干扰信号,如放在院子中要比放在屋顶雨蓬上效果好;还可将天线移至建筑物另一面,利用建筑物来遮挡来自该方向的干扰源。
判断出干扰波的来源方位,在天线的一侧或多侧架设金属板(网)遮挡干扰波。金属板(网)架设高度需超过高频头,且不能挡到卫星信号的行进路线。由于C波段信号波长在71.4mm~88.2mm之间,如果采用金属网屏蔽干扰波,为防止干扰源漏进金属网,网孔孔径应小于最短波长71.4mm的λ/4,即<17.85mm。
干扰不太严重的话,可在天线的外沿,垂直于锅口平面,加一圈宽度为10~20cm金属带。当然,金属带宽度越宽越干扰性能也强,不过一锅多星的天线不适宜采用此法,它会遮挡非垂直于锅面的卫星信号接收。
此外,还可以采用中短焦天线(焦距口径比F/D≤0.25),由于焦点处于天线口面和反射面之间,焦距短、防微波干扰好、不过信号增益略差
(3)转星接收
如果所要接收的信号,在其他卫星的C波段上也能够接收到,可转星接收,改变接收天线的指向,看看能否避开干扰波的干扰区域,另外也可转收卫星上的KU波段信号,来避免干扰(编者注:还可采用环焦式天线,其焦点在天线边沿之下,即低焦距天线,天线的锅面可遮挡焦点,有一定防干扰作用)。
日凌中断
当卫星运行到太阳和接收站之间,并处在一条直线上时,这种自然现象称为日凌。在日凌时,接收站的天线对准卫星,也正好对准着太阳,太阳强大电磁波信号将干扰或中断电视信号,严重时甚至损坏接收设备,这就是日凌中断现象。
日凌发生在每年春分(3月21日)和秋分(9月23日)前后连续几天,每次约3~6天,每天在上午10点至下午2点。发生干扰时,电视转播信号时断时续,严重时信号会完全中断,短的几分钟,长则一二十分钟。天线口径、增益越大,受干扰时间越短。偏馈天线受中断影响的时间比正馈天线提前1~2小时。各纬度地区日凌中断时间
[怪现象21]中午前后一段时间不能正常收看.有一个卫视爱好者反映,今年年初刚装上卫星电视,接收一直很好,直至三月胩旬的一段时间发现,每到中午12:45时开始信号渐渐减小,到12:55时收到的台为原来的三分之一;1:05时信号又渐渐增强,1:15时信号正常。
这就是日凌中断现象所致,解决的办法有如下几种:
(1)接收两颗不同轨道有相同信号的卫星,通过中断时间先后顺序接收卫星信号,来错开干扰;
(2)选择主瓣尖锐的大口径后馈天线,虽然处在同一直线时同样要中断,但是当太阳略微偏离直线位置后,信号会恢复得更快一些
(3)将锅面做得毛糙一些,颜色深沉一些,可采用橘纹表面,以降低天线对高频头的热辐射,预防高频头受热而损坏。
随着收视环境的因素以及大量低价低质卫视器材的影响,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怪现象,但万变不离其宗,其基本因素不外乎以上我们分析的六种。解决这些怪现象的指导思想是:①缩小怪现象的范围,将当前的接收方案给予精减,只保留最简单的连接接收方案,以确定使用中的这些器材进行代换,直至能够正常接收;②再逐步添加刚才精减下来的器材,进行测试,直到找出故障,恢复原来的接收方案
文章来源卫视发烧联盟论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卫星接收机常见故障分析和解决办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