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pp 发表于 2009-7-4 00:29:12

狼性法则四


狼性法则四:令人畏惧的攻击性(1)
狼尊重每个对手,而不会轻视它。狼的攻击对于许多动物来说是致命的,狼为了捕获猎物,它们可以持续长达好几天的时间,观察并监控被它们盯上的猎物群。狼袭击羊时,常常是死死咬住,不会轻易放弃。而且狼不是咬死一只饱腹而已,而是在最短时间里,能放倒多少就放倒多少。这种富有攻击性、贪婪、执著的精神也反映了许多企业为争取生存而不顾一切的心态。
  山寨机总是保持令人畏惧的攻击性,哪里有市场和利润就扑向哪儿,市场和消费者想要什么它们就做什么。同时,它们可以长时间窥视着目标市场,一旦条件成熟(包括技术与市场),它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杀入,山寨相机以及山寨平板的出现便是最佳例子。
  实际上,受制于感光元件、变焦镜头以及优质图像芯片的技术限制,所谓的山寨相机更像是以“摄像头+台湾芯片+液晶屏”组装出来的无品牌、无售后的低价相机,其实就是一款玩具,要说对正规品牌造成冲击只不过是痴人说梦话而已。
  据统计,2008年上半年,中国国内市场手机销售量达到9640.3万部,用户渗透率达到40%。而同期中国数码相机市场总销量仅为494.09万台,市场渗透率还不足2%,两者差异之大显而易见,这实际上也是由用户需求所决定的。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手机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除了传统的通信功能,音乐、视频、拍摄、上网更逐渐成了手机应用的杀手锏,无论是日常的工作还是娱乐都与手机息息相关,这也注定了手机赋予消费者极高的使用价值。但就相机而言,除了户外旅游、日常留念等应用之外,消费者绝大部分的工作与娱乐其实并不需要数码相机。通俗点说,在一周里你也许七天都离不开你的手机,但你也许只有一二天会使用一下你的数码相机,甚至一周不碰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因此,数码相机赋予消费者的使用价值远远比手机要低,这也意味着手机的用户渗透率远比数码相机高,市场容量不同,生存空间自然也不同。
  除此之外,由于网络提升以及更多新技术的应用,手机的用户更换频率也比数码相机高。有数据显示,中国人平均8~12个月便更换一次手机,这显然不是数码相机能够媲美的。极高用户渗透率与更新频率的手机市场容量,自然为山寨手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大片肥沃的土地,这也是山寨手机之所以“火红”的最基本条件。但在本来就狭小的数码相机市场里,山寨相机生存的空间实在有限。没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山寨相机要获得山寨手机般的辉煌战绩谈何容易?
  在手机业内流传着一句话:要拼装一台手机,你要做的就是在电子城买齐你需要的电子元件。事实上,目前绝大部分山寨手机均采用成熟度相当高的台湾联发科MTK平台解决方案,该平台可以自由添加功能,例如JAVA、摄像头等。除此之外,包括英飞凌和展讯等手机平台解决方案也同样来自于中国台湾,这意味着这些台湾芯片提供商拥有成熟的核心解决方案,内地山寨厂主要负责主板设计、功能设计、外观设计、组装等工作,只需要有一定的资金规模与合理的工作流程,山寨手机的生产几乎没有什么难以突破的技术门槛。
  但相反,山寨相机的生产技术较为复杂。尽管山寨手机的“幕后老大”台湾联发科在2007年年底收购了美国一家数码影像芯片企业NuCore,并于近期成立数码相机芯片事业部门以研发数码相机应用芯片。但数码相机的核心解决方案不仅仅是芯片,其感光元件与镜头的重要性同样举足轻重。就目前而言,最常用的感光元件CCD目前绝大部分来自于索尼、飞利浦和柯达,变焦镜头设计和生产技术则主要在日本和德国,这意味着这两项数码相机的核心技术均掌握在外国厂商手里。如果要按正规途径从外国厂商购买CCD与镜头,那成本绝对不是山寨厂商所能承受得了的。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目前大多数山寨相机仅采用定焦镜头与COMS感光元件,但降低了成本的同时也牺牲了性能与品质,山寨相机如何赢得消费者的喜爱?
  山寨手机之所以获得成功关键不仅仅在于它的低价,了解消费者需求、把握潮流脉搏以及自主创新让它甚至走到了大多数国产手机厂商之前。比如说你能在山寨手机身上看到前所未有的四个摄像头、丰富的游戏模拟器、验钞功能、5000毫安的超大电池,甚至连Windows Mobile智能系统、多点触控技术这些顶尖功能山寨手机都能为你奉上,在保持价格优势的同时山寨手机比起许多正品手机提供了更多额外价值。我们不禁自问,如果那些整天只懂叫苦连天的国产手机品牌能拥有山寨手机的狼性与创新,国内手机厂商怎么会落到十家有九家亏损的悲惨田地。
  与山寨手机相比,目前市场上的山寨相机更多是在走抄袭和模仿的老路,“摄像头+液晶屏”是山寨相机目前能带给我们最深的印象。归根到底,缺乏核心技术的掌握,技术创新无从谈起。从另一方面来说,人们已经习惯了手机作为功能一体化设备带来的乐趣,越多不相干的功能集成消费者似乎越喜欢;但对于数码相机而言,相机只能是相机,那些带着MP3、MP4功能的数码相机似乎从来不讨人喜欢。如果仅仅比拍照,山寨相机如何能赢得了兵强马壮的正规洋厂商?
  除此之外,别忘了拍照早已经成为手机一项必不可少的附加功能,在山寨手机阵营里三五百万像素的拍照手机早已见怪不怪,早已经出现了800万像素拍照手机,一不留神山寨相机随时会死在自己的山寨兄弟手里……
狼性法则四:令人畏惧的攻击性(2)
山寨永远是消费者最喜欢讨论的话题,尤其是山寨手机的成功更是令人对山寨产品刮目相看。因此当山寨相机诞生,人们非常关注它是否能取得同样辉煌的成就。但就目前而言,从市场容量、核心技术的掌握以及自主创新来看,山寨手机比山寨相机拥有绝对的领先优势,山寨相机要复制山寨手机的辉煌战绩,恐怕只是一厢情愿。
  而对于山寨平板电视来说,“液晶屏技术+销路+售后维修”成为山寨平板电视发展的三大“死穴”。
  据了解,大多数山寨平板电视厂都受制于屏,一旦最重要的部件—屏出现风吹草动,生存危机就会不期而遇。所以,如何保证以低价拿到足量、稳定的屏,是每个山寨平板电视厂最关心的事。
  实际上,液晶屏产自哪里并不是秘密。液晶屏主要来自几大厂家:三星、LG、奇美、友达、索尼……
  而对于这些屏如何流转,深圳南山区一位老板告知:货从香港来,我们在香港有一定的人脉关系。这位老板正准备退出山寨平板电视行业转战LED。
  上述老板向记者介绍到,山寨平板电视厂拿屏的能力大有差别。最厉害的是一些大型山寨企业,它们规模足够大,可以直接从中国台湾、韩国等地区和国家的大公司拿货。深圳宝安那家山寨平板电视厂正是如此,直接从台湾群创光电公司拿液晶屏,然后把其放在香港的仓库,最后再找专业的物流公司运输到内地。而大部分山寨厂的液晶屏流转都遵循这样一个路线图:从中国台湾、韩国厂家那里拿货,发到中国香港,再转到中国内地。
  另外,据广东平板显示产业促进会秘书长汪浩介绍,近期以来,随着内地京东方、上广电等公司液晶屏项目的投产,已经有部分山寨厂从内地屏企拿货,不过,主要以30英寸以下居多。
  与规模较大的山寨厂家不同,大部分山寨平板电视厂并没有能力去大公司直接拿屏。这些公司的液晶屏多来自于贸易公司,不过贸易公司的货源也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来自于屏生产厂的存货,第二种是电视生产厂家的剩余屏。
  “有一些屏企业向中间贸易商卖屏,但是这个规模不会很大。” 东方证券分析师张小嘎介绍,“屏企一般会对未来几个月的屏需求做一个预测,但预测的结果并不一定准确。因此,屏企也会有库存,当屏出现滞销的时候,就会运用促销手段。这可能也是中间贸易商获得屏的一个来源。”而这些贸易商拿到屏之后,就转卖给山寨厂。
  而对于屏的另外一种来源,上述南山区老板表示,有时候,康佳、TCL、创维等大厂家从国外订了屏,后来又有剩余,它们就会将这些屏卖出来。东方证券分析师张小嘎分析了这种说法的合理性,“国内液晶电视厂商一般不敢存屏,因为风险很大。”他说,屏每周的价格都在波动。
  记者了解到,目前香港存在很多这样的贸易公司,向内地山寨厂倒卖来自各个渠道的屏。
  “销往国外的很多电视不叫山寨,因为大部分都是贴牌生产。”汪先生介绍。记者接触到的一家山寨厂贴的是LG的牌子,这些彩电做好之后会被销售到朝鲜。
  中华液晶网主编张新岗则介绍,也有一大部分山寨电视不会贴牌,而是直接以“山寨”的方式销往了发展中国家。
  实际上,目前大部分山寨厂没有把希望过多地寄托在国内市场上。“它们做内销,没有品牌优势,没有渠道优势,更没有规模效应,要想赚钱,只能靠一些非常手段。”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介绍,为了在内销中获得利润,一些山寨厂把二手屏、洋垃圾、电脑屏、有坏点的屏装到了电视上,低价出售,做一些短期交易。
  据记者了解,深圳有大量工厂在华强北设有销售点,这些工厂生产地设在深圳关外的宝安、龙岗等地。
  走进华强北赛格大厦,随意就能看见一些打着“科技、电子、光电”等牌子的公司,这些公司里不乏大量山寨平板电视厂和手机厂的办事处。
  华强北赛格大厦一家“科技”公司销售人士陈琴(化名)介绍,深圳、东莞、广州等地几百家山寨平板电视厂把彩电生产好之后,多在深圳华强北、广州大沙头等大型电器批发市场设一些销售点。
  内地一些大型电子市场(如成都五块石电器市场)会来这些大电子市场批发,通过这种方式,山寨电视被销往全国。
  由于山寨平板电视质量本来就经不起推敲,一般山寨厂家不建议客户把货运到太远的地方。更麻烦的是,这些电视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要运回山寨厂,又是个大问题。就算是能够顺利把问题产品运回山寨厂,如何维修也是个问题。
  更让人担心的是,记者接触到的几家山寨厂由于规模小,业务飘忽不定,说不定哪一天就打烊不干了。
  陈琴对公司开发国内市场的决策也感到无奈:“做国内市场太麻烦了,要维修,又要找销路,还不如就帮别人做贴牌加工。”看到做实体销售的困难之后,一些网上销售渠道也开始被山寨平板电视厂重视,比如中华液晶网、阿里巴巴等交易平台。
狼性法则四:令人畏惧的攻击性(3)
       在采访中,不少山寨平板电视的制造者们表示并不愿意继续生产山寨平板电视,因为基本赚不到钱。而赚不到钱的表面原因有两个,一是规模偏小,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可以想象,一口气买1000块液晶面板的企业和一次只买一两百块的企业在成本上的差别。二是,维修的烦恼无穷无尽。由于没有可靠的保修体系,销往外地的平板电视甚至依赖快递公司将毁坏部件返厂。
  除了这两个表面原因外,还有一个深层原因是,山寨平板电视制造商们有比在国内生产销售山寨平板电视更好的财路,即为外国人加工出口液晶产品。有一位山寨经营者说得很直白,“外国人没有那么麻烦,他们不要求售后服务。我们按要求做出来,只要通过检测就行,很简单。”
  外国人不仅在销售方面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在产业的源头,他们也控制着液晶屏幕的供给。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完成大尺寸液晶屏的自主制造。因此,平板电视液晶屏的来源也完全被国外几家大厂垄断。在液晶屏占平板电视成本极高比例的情况下,山寨平板电视生产厂家对自己利润的保护能力显然非常薄弱。
  近来,山寨平板电视价格不断下滑,山寨平板电视生产厂家的生存空间遭到了严重挤压。在国内大厂利用品牌的手段维持生存的时候,山寨平板电视似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武器。这也是山寨平板电视生产者纷纷表示不愿意再继续走下去的重要原因。
  回首山寨平板电视,一幅典型的中国低端制造业图生动地展现在眼前。这种两头在外、没有品牌的产业格局,在未来不可能将山寨平板电视带到一个类似山寨手机的地位。因为山寨人没能渗透到平板电视产业链的全部环节当中,国外大厂通过对液晶屏的垄断经营,可以保证平板电视的利益从终端沿着产业链一直传导到它们的腰包里。
  不久前,一个山寨经营者曾对记者表示:“我们最近还会投资设立一个专门修理液晶屏的工厂,那时候就可以对我们生产的平板电视提供全方位的保修了。”虽然修理能力和制造能力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至少山寨人还在努力,这是他们生存下去的理由。
  此外,他们已经开始寻求新的发展,酒店点播系统、多媒体屏幕、LED展示平台,无数的市场都是山寨平板电视厂商们觊觎的处女地。秉承山寨精神所坚持的低价格、全功能的理念,山寨概念仍然可以在新的领域里发挥它的作用。
狼性法则五:为求生存无所畏惧
狼群从不需要人的施舍,也不会为了嗟来之食而不顾尊严向施主摇头晃脑,更不需要人类教导它们如何生存。它们只是渴望自由的生活,并在造物者赋予它们的生命的意义下生活。生存的渴望,让它们可以蔑视一切强大的敌人,可以产生忍受和战胜一切的力量,在森林里,在草原上,它们就是神。狼在受到比它们更强大的其他动物的攻击时,是不会害怕、胆怯的。它们知道一只真正的狼是不会采取逃跑手段的,而是会战斗。只有战斗才有生存的希望,而逃跑却只能死,这就是狼的生存法则。在失败的废墟中崛起的不仅仅有成功的摩天大厦,还有屡败屡战的意志家园,无论什么样的失败,只要跌倒后又爬起来,跌倒的教训就会成为有益的经验,帮助你取得未来的成功。
  提及山寨机,许多人必然会将其与“抄袭,模仿”挂钩,例如经典的超薄金属造型,又或者彻头彻尾仿造洋品牌畅销机型。这些情况袒露了山寨机的生存本质—快速追求利益回报。但我们若将山寨机中的“抄袭,模仿”剔除掉,单纯探讨背后的文化,那则是国内最强的DIY文化。一个庞大的以追求利益为目的的群体,在市场的恶劣竞争下不断研习求生之道,DIY是他们的唯一出路。
  将山寨机的创意称为DIY,在于其核心技术的缺失。目前我国山寨机的产业链主要是制造和纯粹的贸易,没有任何研发的概念—相近的上层方案、尽可能低成本的元器件、几个人的销售团队。货物出门前,在外观上进行DIY,或套个水壶、汽车形状的外壳,或装个金属机身,或多安几个喇叭。
  中国社会两千余年封建割据历史的影响,国民小农经济意识的长期积淀,给中国制造打上了深深的山寨烙印,占山为王而又没有名分,模仿别人甚至以假乱真却无知识产权,在跨国巨头面前总抬不起头来。
  山寨手机可谓是“中国制造”模仿的集大成者:一辆微型轿车模型,翻过身来就是一部带着摄像头的触摸屏手机,“车灯”里还隐藏着一只手写笔;一款有着早年“砖头”风格的手机,天线能在瞬间释放出强大的电流,与电警棍一样具有防身效果;一颗“手雷”握在手里,周围的人唯恐避之不及,掰开一看,却是虚惊一场,原来是部手雷式手机。
  尽管山寨手机风光无限,人们还是对出自家庭作坊式企业的杂牌手机做出毫不留情的评价:外观极其新颖,功能极其丰富,价格极其低廉,质量极其不可靠。
  中国制造正像山寨手机这样渗透着浮躁,背负着沉甸甸的山寨情结。
  一些中国企业家习惯于模仿别人的东西,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亦步亦趋,在过去的30年里,他们是一群拿来主义的笃信者,从美国、欧盟和日本买来生产线,或以股权换技术,却没有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尽管技术创新一直挂在嘴上,甚至像烟花爆竹一样地每年都被眼花缭乱地燃放,但是它从来都是过眼烟云。
  由于浮躁,哪家企业赚了钱,于是同类企业一哄而起,竞相仿造,如雨后春笋般从地下冒出来。在1995~1998年的4年间,全国影碟机生产企业由十多家发展到数百家,产量由每年数百万台飙升到数千万台,销售竞争到了白热化的地步,以至于有的企业刚开张就要准备后事。
  由于浮躁,一些企业家难得创新,特别是很少下工夫创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民族品牌是千锤百炼的金字招牌,可有些民族品牌是广告炸出来的,是网点铺出来的,是价格杀出来的,是花样翻出来的。
  中国制造已深陷山寨的泥沼,表面繁华,实质空虚。中国制造是一个虚幻的神话,所谓中国制造,不过是全世界制造业中的一环,而且只是低端的一环,中国从事的主要是低级产品和加工业,有人曾以雄踞世界酒瓶盖生产总量第一为豪,其优势仅仅在于廉价的劳动成本。
  可是,也正是山寨机的“草根出身”,注定了它们拥有一种为求生存不惜一切的韧性。事实上,面对实力更强的正规品牌,山寨机没有丝毫的畏惧,而是表现出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不管是市场触觉、创新意识、反应速度都比对手更胜一筹,“敢想敢做,创意很多”是它们的致命武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狼性法则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