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pjt 发表于 2009-6-10 11:34:34

显示器培训资料

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
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的显示器,阴极射线管主要有五部分组成:电子枪(Electron Gun)、偏转线圈(Defiection coils)、荫罩(Shadow mask)、荧光粉层(Phosphor)及玻璃外壳。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显示器之一,CRT纯平显示器具有可视角度大、无坏点、色彩还原度高、色度均匀、可调节的多分辨率模式、响应时间极短等LCD显示器难以超过的优点,而且现在的CRT显示器价格要比LCD显示器便宜不少。CRT(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的核心部件是CRT显像管。经典的CRT显像管使用电子枪发射高速电子,经过垂直和水平的偏转线圈控制高速电子的偏转角度,最后高速电子击打屏幕上的磷光物质使其发光,通过电压来调节电子束的功率,就会在屏幕上形成明暗不同的光点形成各种图案和文字。
液晶(LCD)显示器
英文全称为Liquid Crystal Display,它是一种采用了液晶控制透光度技术来实现色彩的显示器。和CRT显示器相比,LCD的优点是很明显的。由于通过控制是否透光来控制亮和暗,当色彩不变时,液晶也保持不变,这样就无须考虑刷新率的问题。对于画面稳定、无闪烁感的液晶显示器,刷新率不高但图像也很稳定。LCD显示器还通过液晶控制透光度的技术原理让底板整体发光,所以它做到了真正的完全平面。一些高档的数字LCD显示器采用了数字方式传输数据、显示图像,这样就不会产生由于显卡造成的色彩偏差或损失。LCD没有辐射,即使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对健康造成很大伤害。其体积小、能耗低也是CRT显示器无法比拟的,一般一台15寸LCD显示器的耗电量也就相当于17寸纯平CRT显示器的三分之一。
显像管种类
显像管分球面显像管和纯平显像管两种。所谓球面是指显像管的断面就是一个球面,这种显像管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是弯曲的。“平面直角”显像管也是球面显像管的一种,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面,只不过显像管的曲率比球面管小一点,接近平面,而且四个角都是直角而已。
而纯平显像管无论在水平还是垂直方向都是完全的平面,失真会比球面管小一点。纯平显像管又分为“物理纯平”和“视觉纯平”两种,前者以LG公司的产品为代表,特点是显像管的外表面平面、内表面平面和荫罩平面都是绝对的平面,画面没有任何扭曲变形,但人眼看上去却有凹进去的感觉,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视觉纯平”的代表有三星的“丹娜管”、索尼“特丽珑”以及三菱“钻石珑”等,特点是外平内凹,但看上去却是“平”的。
带宽
带宽是显示器视频放大器通频带宽度的简称,对于CRT显示器来说指电子枪每秒钟在屏幕上扫过的最大总像素数,以MHz(兆赫兹)为单位。从表面上看,只需用行频乘以水平分辨率就可以得到带宽。但实际上,电子枪在扫描时扫过水平方向上的像素点数与垂直方向上的像素点数均高于理论值,这样才能避免信号在扫描边缘衰减,使图像四周同样清晰。
带宽越高,惯性越小,响应速度越快,允许通过的信号频率越高,信号失真越小,它反映了显示器的解像能力。与行频相比,带宽更具有综合性也更直接地反映显示器的性能,因此它是显示器性能差异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
由于液晶显示器的原理与传统的CRT显示器完全不同,因此液晶显示器通常不会很强调带宽这一指标,大家也不必太看重这一点。
显示器的尺寸和可视面积
对于尺寸的标示方法,传统的CRT和液晶显示器并不一致。CRT显示器的尺寸指显像管的对角线尺寸。最大可视面积就是显示器可以显示图形的最大范围。显像管的大小通常以对角线的长度来衡量,以英寸单位(1英寸=2.54cm),常见的有15、17、19、20英寸等。
可视面积都会小于显示管的大小。可视面积用长与高的乘积来表示,通常人们也用屏幕可见部分的对角线长度来表示。17英寸显示器的可视区域大多在15~16英寸之间,19英寸显示器可视区域达到18寸英寸左右。LCD显示器的尺寸是指液晶面板的对角线尺寸,LCD显示器的可视面积跟它的对角线尺寸相同,也就是说,一个15.1寸的LCD显示器的实际可视尺寸也是15.1寸。这也是为什么一台15寸的LCD显示器跟一台17寸的CTR显示器看上去差不多的原因了。
可视角度
所谓“可视角度”,是指站在始于屏幕法线(就是显示器正中间的假想线)的某个角度的位置时仍可清晰看见屏幕图像所构成的最大角度。可视角度小是LCD天生的缺陷,因此这个在CRT中不值一提的指标在选购LCD时便提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上来(传统CRT显示器的视觉一般都大于160度,纯平显示器的视觉甚至接近180度)。一般来说,液晶显示器的水平视角在100度以上,垂直视角在80度以上即可满足要求
对比度

对比度是液晶显示器参数中比较重要的参数,它是指在规定的照明条件和观察条件下,显示器亮区与暗区的亮度之比。对比度直接体现了显示器能否展现丰富色阶的参数,对比度越高,还原的画面层次感就越好。
目前主流的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一般可达到250:1或者300:1,高档产品在400:1或500:1。这里要说明的是,对比度必须与亮度配合才能产生最好的显示效果。400:1或500:1的高对比度将使显示出来的画面色彩更加鲜艳,图像更柔和,玩游戏或者看电影的效果更逼近CRT显示器。
亮度
人眼可以分辨约250个亮度级别,液晶显示器亮度普遍高于传统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亮度一般以cd/m2(流明)为单位,亮度越高,显示器对周围环境的抗干扰能力就越强,显示效果显得更明亮。
目前主流的LCD显示器大多能达到250:1这一标准。LCD显示器的亮度由背光灯管决定。市场上亮度在200流明以上的LCD随处可见,不过我们应更关注亮度是否均匀,因为这直接影响到显示的效果。这在产品规格说明书里可是找不到的,只能靠我们在选购时仔细观察。像月球一样,液晶属于被动发光,即自己并不发光,靠背光灯管照亮屏幕。黑屏时背光灯同样亮着,只不过是光线被液晶层完全遮挡住罢了
响应时间
LCD响应时间指的是LCD显示器对于输入信号的反应速度,也就是液晶体由暗转亮或者是由亮转暗的反应时间(CRT显示器的响应时间一般少于1ns(纳秒),因此可忽略不计)。它分为Rising(上升时间)和Falling(下降时间)两个部分,响应时间则是两者之和。响应时间之所以如此备受关注,原因就在于它决定着LCD显示画面的流畅程度。LCD的响应时间越短,就代表LCD各像素点对输入信号反应的速度越快,它在每秒钟能显示的画面也就越多。我们平常看到的电影,每秒钟显示24幅画面,这时我们已经无法察觉画面的延迟,会感觉很流畅。以此为标准的话,市面上大部分的LCD显示器都能应对自如。但是在进行一些高速度游戏(如CS)的时候,响应时间过慢的LCD显示器会出现图像拖影现象。目前市场上主流LCD的响应时间为12ms(毫秒)、16ms。
屏幕刷新率
刷新率表示一个图形在一秒内被显示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对于CRT显示器来说,一台拥有75Hz刷新率的显示器则是在一秒内将相同的图形“重写”了75次。注意这个75Hz的频率并非随意决定的,因为这是达成一个没有闪烁的良好图形的最小要求。刷新率随着水平刷新的频率以及水平扫描线显示数目(因此也会随着所使用分辨率不同)而有所不同。水平刷新频率是每秒电子束从头沿着扫描线到末端并返回到下一条线开头的次数。
很多人选择LCD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它没有闪烁,长时间观看眼睛也不觉得累,这并不是因为LCD的刷新率高,而是因为LCD的背光灯管是不会熄灭的,每一个点在收到信号后就一直保持那种色彩和亮度,恒定发光,直到屏幕内容改变为止,而CTR显示器则需要不断刷新像素点。因此LCD对画面扫描频率的要求自然较CRT低得多。一般刷新频率在60Hz以上即可。
分辨率
无论对于LCD液晶显示器和传统的CRT显示器来说,分辨率都是重要的参数之一。分辨率就是屏幕图像的精密度,是指显示器所能显示的点数的多少。由于屏幕上的点、线和面都是由点组成的,显示器可显示的点数越多,画面就越精细,同样的屏幕区域内能显示的信息也越多,所以分辨率是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传统CRT显示器所支持的分辨率有一定弹性,而LCD的像素间距已经固定,所以支持的显示模式不像CRT那么多。
整个LCD显示器的屏幕是由一个个的像素点构成的,每一个点对应一个晶体管。分辨率正是由这些点形成,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液晶显示器的分辨率是1024×768像素,那么,它就有786432个点,这也是该显示器的最佳分辨率了,在其它分辨率下的显示效果都会大打折扣。目前15英寸的LCD显示器普遍都采用了1024×768像素的分辨率,而17英寸则采用1280×1024的分辨率。
点距
点距一般是指显示屏相邻两个像素点之间的距离。我们看到的画面是由许多的点所形成的,而画质的细腻度就是由点距来决定。点距的计算方式是以面板尺寸除以解析度所得的数值。具体到LCD显示器,点距对于产品性能的重要性却远没有CRT那么高。CRT的点距会因为荫罩或光栅的设计、视频卡的种类、垂直或水平扫描频率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而LCD显示器的像素数量则是固定的,因此在尺寸与分辨率都相同的情况下,大多数液晶显示器的像素间距基本相同。分辨率为1024×768的15英寸LCD显示器,其像素间距均为0.297mm(亦有某些产品标示为0.30mm),而17英寸的基本都为0.264mm。所以对于同尺寸的LCD,价格一般与点距没有关系。
D-Sub输入接口
又叫VGA接口。CRT显示器因为设计制造上的原因,只能接受模拟信号输入,最基本的包含R/G/B/H/V(分别为红、绿、蓝、行、场)5个分量,不管以何种类型的接口接入,其信号中至少包含以上这5个分量。大多数PC机显卡最普遍的接口为D-15,即D形三排15针插口,其中有一些是无用的,连接使用的信号线上也是空缺的。除了这5个必不可少的分量外,最重要的是在96年以后的彩显中还增加入DDC数据分量,用于读取显示器EPROM中记载的有关彩显品牌、型号、生产日期、序列号、指标参数等信息内容,以实现Windows所要求的PnP(即插即用)功能
DVI数字输入接口
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数字视频接口)是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显示设备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显示接口。普通的模拟RGB接口在显示过程中,首先要在计算机的显卡中经过数字/模拟转换,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传输到显示设备中,而在数字化显示设备中,又要经模拟/数字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显示。在经过2次转换后,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信息的丢失,对图像质量也有一定影响。而DVI接口中,计算机直接以数字信号的方式将显示信息传送到显示设备中,避免了2次转换过程,因此从理论上讲,采用DVI接口的显示设备的图像质量要更好。另外DVI接口实现了真正的即插即用和热插拔,免除了在连接过程中需关闭计算机和显示设备的麻烦。现在大多数液晶显示器都采用该接口。
OSD菜单
OSD是on-screen display的简称,即屏幕菜单式调节方式。一般是按Menu键后屏幕弹出的显示器各项调节项目信息的矩形菜单,可通过该菜单对显示器各项工作指标包括色彩、模式、几何形状等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最佳的使用状态
屏幕坏点
液晶显示屏的坏点是指液晶屏显示黑白两色和红、黄、蓝三原色下所显示的子像素点,每个点是指一个子像素。液晶屏最怕的就是坏点。一旦出现坏点,则不管显示屏所显示出来的图像如何,显示屏上的某一点永远只显示同一种颜色。这种“坏点”是无法维修的,只有更换整个显示屏才能解决问题。按照业内默认的标准,15英寸的液晶显示器有3个(含3个)以内的“坏点”都是允许的,一般不给退换;17英寸允许有5个。
MPR认证
MPR标准是由SWEDAC(瑞典国家技术部)制订的电磁场辐射规范(包括电场、静电场强度)。包括有著名的MPR Ⅰ、MPR Ⅱ。MPR Ⅰ诞生于1987年,是由瑞典国家测量测试局就电场和磁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而提出的一个标准,目前这个标准已经显得比较宽松了。1990年,MPR I进一步扩展变成了MPR II,进一步详细列出了21项显示器标准。现在市场上被认为的低辐射显示器,一般都符合这一标准。
TCO认证
TCO认证是由瑞典专业雇员联盟推出的。随着不断扩充和改进,逐渐演变成了现在通用的世界性标准。它不仅包括辐射和环保的多项指标,还对舒适、美观等多方面提出严格的要求。直至前段时间发布的TCO03 Displays标准,面向计算机显示器及外设的TCO认证一共走过了四代不同的标准,从TCO92、TCO95、TCO99到TCO03。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人们健康、环保意识的加强,TCO认证标准也一代比一代更为严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显示器培训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