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260433 发表于 2009-6-3 08:20:11

海信建成中国首条液晶模组生产线

中国电子报
本报讯记者胡春民报道:9月19日,海信集团总裁于淑珉在青岛正式宣布,第一条年产50万片15英寸到42 英寸液晶电视模组的生产线以及屏的维修线体已经在海信建成投产。中国液晶电视模组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的状况将被彻底打破,海信从而成为中国彩电业拥有液晶模组生产线的第一家企业。
  据于淑珉透露,从2007年到2009年,海信计划投资7亿元人民币分三步完成五条模组生产线的建设。 19日开工投产的生产线仅是规划的第一步,海信计划于明年上半年正式投产第二条生产线;2008年底完成第三条生产线并达到年产150万片的制造能力;2009年五条生线全部完成,届时海信电视液晶模组年产能将达到300万片。期间,海信将建成一条LED背光模组生产线。
  模组是将液晶显示器件、连接件、集成电路、PCB线路板、背光源、结构件装配在一起的显示组件。南开大学孙钟林教授告诉记者,由于显示屏占据了液晶电视60%-70%左右成本,如果掌握了上游模组技术,中国品牌对平板产品的成本控制能力将大大加强。

中国液晶电视模组将摆脱进口依赖来源:科学时报时间:2007/09/24  9月19日,设立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信信息产业园内的海信电视液晶模组生产线正式开工投产。随着首批“海信制造”的液晶显示屏从生产线上缓缓下线,中国液晶电视模组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的现状将被彻底打破,中国彩电业第一条液晶模组生产线由此诞生。   
  南开大学光电子研究所教授、天津市光电子显示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孙钟林介绍,中国平板电视已发展近20年,但液晶电视模组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海信能发展成有规模、完整的模组生产线,代表我国液晶显示器或液晶产品真正完成了产业链的关键一环。随着显示器种类的多元化,液晶模组必须结合上游产品来确定如何实现模组功能,同时又为下游整机开辟新的产品创造条件,所以它在技术环节起着关键作用。尽管大学和研究所可以作很多前期研究,但如果我国没有一个模组生产基地,所有的研究只能是无的放矢,有了正式的生产线,才能反射出新技术新原理的要求。   
  “液晶模组生产线的诞生将为企业谋取更大发展空间奠定很好的基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介绍,据估计,2007年,中国平板电视的销量将达到760万台,2008年将达到1200万台。全球平板电视市场今年预计将达到8400多万台,2008年有望突破1亿台,其中液晶电视占据巨大份额。   
  陆刃波说,由于显示屏占了液晶电视60%~70%的成本,如果掌握了上游模组技术,中国品牌对平板产品的成本控制能力将大大加强;否则,中国彩电企业必将面临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尤其是随着上游模组功能的不断强化,中国整机产业可控成本不断降低,在全球彩电行业的话语权也将逐步丧失,“那时,中国彩电‘制造大国’的称呼将徒有虚名”。   
  海信集团总裁于淑珉介绍,早在3年前,海信就着手筹备模组产业,目前已完成模组的项目规划和一期目标:第一条年产50万片15英寸到42英寸液晶电视模组的生产线以及屏的维修线体已在海信建成投产。从2007年到2009年,海信计划投资7亿元人民币分3步完成5条模组生产线的建设。9月19日开工投产的生产线仅是规划的第一步,海信计划于2008年上半年正式投产第二条生产线。2008年年底完成第三条生产线并达到年产150万片的制造能力。   
  2009年5条生产线全部完成,届时,海信电视液晶模组年产能将达到300万片。其间,海信还将建成一条LED背光模组生产线。   
  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介绍,和当年海信决心自主开发芯片一样,海信决定做好模组产业,希望通过对芯片和模组这两个电视核心部分的掌握,优化产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力图改变中国彩电业的现状,迅速提升海信在全球行业的竞争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信建成中国首条液晶模组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