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冰箱
第三只冰箱买了十二年的“海尔”冰箱出现一点点小毛病,其实不修不影响使用,但有瑕疵,心里不舒服,还是请维修部师傅上门来“诊断”,看看是“大病”还是“小病”,一般即使大件坏了,修理一两次很正常,至少还可以服役五年。但没想到,师傅进门就不肖一顾,无论外观还是“冰心”都算正常的冰箱,健康状况该评价良好吧?没料小师傅没看冰箱,先发问:“用几年拉?”“哦,快十二年了”,“那还修什么,不如直接换台新的吧,每天省电一度多,五六年又是一台冰箱了。”说得也是,都什么年代了,还过“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生活,该出手时就出手,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也是拉动内需啊。于是,决定采纳建议,再买一台“海尔”。
还是那句话,“敝帚自珍”,十二年的冰箱,从新到旧,从“小王子”到“王太公”,本色依旧,老骥伏枥,不减当年。当时自己挑选最贵的买,看来是选对啦,她一直忠实地服务,日日夜夜不停地辛勤工作,各项功能几乎都很好,没有维修过,为全家健康做出了贡献,可谓劳苦功高。但哲学原理告诉我们,没有永恒不变的物质,不坏的东西不存在,什么都暂时,淘汰是必然。可伴随这么多年,毕竟滋生了感情,人与物,主体与客体渐渐地融为一体,朝夕相处记载下不平常的岁月,不由得想起用过的冰箱……
冰箱进入家庭是八十年代后的事,之前谁家有冰箱?那和有汽车一样不可思议,商店里连概念性的摆设也没影。记得上庐山参观美庐,见到宋美龄使用一台三十年代美国人送的冰箱,看似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了,但应该是抗日战争时期最奢华的享受。解放后,我们几乎停止家电行业发展,“自行车、无线电收音机、缝纫机、手表”当数时尚高档必需品,其他物件没有不是一样过日子?资产阶级奢侈的生活方式,劳动人民不需要,本来就只是青菜萝卜咸菜,有什么必要放冰箱?八十年代初,还是从国外开始兴起家用电器消费浪潮,国外有亲戚寄回外币,兑换人民币,可以提取一定外汇券,“券”比钱还重要,这些人开始“神抖抖”买“新式武器”,冰箱始进家庭。头几年,“冰箱人家”凤毛麟角,比现在家庭轿车还少,紧缺物资,有钱未必买到。八十年代中期,上海和全国一样崛起一批冰箱厂,开始出现“双鹿”、“申花”“上凌”“万宝”、“阿里斯顿”等牌子,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不管有没有实力,引进一条流水线都能生产出冰箱,无论大小、样式、颜色、价格,都能一销而空。我的第一台冰箱就是在这背景下买的。
党校算正儿八经的国家机关单位,一个季度发一次计划供应票,包括前面提到的“大件”,还有新家用电器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大家围坐一起开会,讨论如何分发新到的“福利票”,同志们念我单身生活,独自上班,回家买菜、生煤炉、做饭不易,所以一致同意这次不抽签,优先给我冰箱票,好,那我就不客气,不但心领、还“手领”,其实我知道,好多双眼睛盯着这一大件,有的甚至为儿子结婚做准备,但恭敬不如从命。于是我拿了这张珍贵的“1988上半年度冰箱票购远东阿里斯顿(葵花牌)100升冰箱壹只”,周日和朋友一起兴高采烈的赶往中百一店挑选,其实没什么好挑的,付九百元钱和票,拿提货单到苏州河边的仓库提货。搁在“棚户屋”,总感到有点过于显眼,用上海话说“弹眼落睛”,恰似一件西装穿在一个乞丐身上,开启一个小时后,冰箱平稳地启动,看着果绿色的箱体和金色的“葵花”,心中不由升起一份激动,这寒舍也有冰箱啦,我们家祖辈没用过冰箱啊,用冰箱能给生活带来什么变化?突然发现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放进去,计划供应嘛,都现买现吃,没有多余要“冰”的,不见得放进米饭、蔬菜之类,没有习惯用,后来见有不要票的肉就买许多,一点点消耗,还真对我早出晚归的生活起了作用,尤其是春节前单位发副食品,一条大鱼、鸭子、猪大腿等等,一下子哪能消化啊?有冰箱“帮忙”,太方便啦。老邻居家肯定也来存放一些东西准备春节用,冰箱总是塞得满满的,几乎没有空隙……直到九四年搬家,要临时过渡,才依依不舍地放弃使用,至今过去那么多年,很怀念那小巧的冰箱,那是我独身时代的好伙伴。
第二台冰箱是“海尔小王子”一九九六年,要搬新家了,结婚了,选一台什么样的冰箱好呢?当然鸟枪换炮,要选大一点的冰箱。还好,这时家用电器市场凭票供应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呈现热闹非凡,品种琳琅满目,竞争激烈的“商业战争”年代,国内外品牌应有尽有,任意选吧。于是,我挑选了一台238升的海尔,搬回新家,呵,好大呀,差不多有我人一样高了,沿用至今,但由于商品供应极大地丰富,大超市购物方便,反而又没有东西可“冰”,只是儿子夏季“冷饮专用”,时间仅仅过去十几年,变化多大呀。
现在买只冰箱,只要十几天工资,“积攒一年,买个大件”的年代成为遥远记忆,买冰箱早已成为司空见惯的平常消费。想起购冰箱的经历,真是恍如隔世,感慨万千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