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45|回复: 0

操作系统的安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 19: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Win98/Me
  不论你使用的是什么芯片组,只要在BIOS中设置正确并让主板识别出S-ATA硬盘,那么就可以正常地安装使用了。(注:当然还得注意,Win98/Me等系统最大只能支持4个设备。)
  2.Win2000/XP/2003等NT核心的系统
  这里由于ICH5不需要加载RAID模块,所以直接安装就可(其实就是将S-ATA映射到P-ATA端口使用,自然就和并口硬盘一样了)。而ICH5R南桥控制器则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BIOS中完全屏蔽了RAID模块,那么就和ICH5的情况一样了,直接安装即可;二是开启了RAID(BIOS中默认都是开启的),则这时需要在启动时按F6用软驱加载驱动。对于VT8237理论上应与ICH5R一样,其大多数主板说明书上也指明只作为普通SATA硬盘使用时不需要加载驱动(如硕泰克的SL-KT600-R),但是实际上不论使不使用RAID功能都需要加载驱动。由于笔者接触的产品有限,不知是否都是如此,还请读者自行尝试。
  注:目前除南桥自带的S-ATA控制器以外,其它的S-ATA控制器基本都需要外加驱动,有些主板除了本身南桥支持S-ATA外,还板载Promise等第三方的S-ATA及RAID控制器,请注意区分。
四、操作系统下驱动的安装
  当安装完操作系统,还需要进一步安装对应的驱动程序。
  1.ICH5只需要加载Intel提供的INF驱动。
  2.ICH5R除了INF驱动,还要加载IAA3.0或以上版本驱动。
  3.VT8237需要安装VIA Hyperion 4-IN-1补丁。
  如果你还使用有并行硬盘的话,最好慎用VIA独立发布的VIA IDE Miniport Driver驱动程序,很可能会使并行硬盘的突发传输速率下降,但对串行硬盘性能无甚影响。
  注:如果你使用的是第三方SATA控制芯片和RAID模块,那么你还需要添加相应的驱动程序。
总结
  通过上文可看出,S-ATA硬盘的使用关键在于正确设置BIOS中的识别方式,而由于各家主板厂商的BIOS菜单都不相同以及主板手册的语焉不详,才造成了S-ATA硬盘在使用中的种种问题。由于研发能力的不同,要想让主板厂商把这部分统一起来,现阶段是不现实的,所以笔者仅希望读者能够通过参考本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举一反三地解决问题。
  祝愿所有使用SATA硬盘的朋友都能够明明白白地使用好自己的SATA硬盘.
轻松教你玩转大于137G的SATA硬盘
以前的28位ATA规范将硬盘最大容量限制为65536×16×255×512=131GB,按硬盘厂商的算法就是137GB,这个限制显然影响大于137GB硬盘用户的使用了。不过主板如果支持48位LBA寻址就能支持137GB以上的硬盘,而大多数新主板都支持新规范。以下是部分支持这一规范的南桥芯片:Intel ICH/ICH2/ICH4/ICH5,VIA VT8233A/8235及以后,SiS 961及以后等。采用这些南桥芯片的主板,只要刷新BIOS就可支持大容量硬盘。如果你不能确定你的主版是否支持48位寻址,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Intel 48-bit LBA Test Program”(Intel出品的检测48位LBA的测试程序),它可以检测主板BIOS是否支持48位LBA寻址方式,从而确定你的主板BIOS是否支持137GB以上的硬盘。这里下载。48位的ATA新规范,支持容量高达144155188GB的硬盘,不过受目前32bit操作系统影响,暂时只能支持到2200GB。
常见的操作系统,如 Windows 98、 Windows Me、 Windows 2000、Windows XP 等在默认情况下,没有启用48位LBA支持,不支持37G以上的硬盘。按照微软的说法:同时满足下列要求才可以正确使用137GB以上的硬盘:必须具有48位LBA兼容BIOS,必须具有一个容量超过137GB的硬盘,必须安装了 Windows XP 或 Windows 2000。但是,实际使用中还是遇到不少的麻烦,如果使用操作系统不恰当或者没有正确安装专用补丁都有可能导致数据丢失,我就是因为没注意安装补丁,导致在数据量大于137GB后全部丢失,下面是本人的艰苦经历。
正确使用137GB以上的硬盘需要3步:升级BIOS或设置CMOS启用SATA通道;巧妙分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安装系统补丁确保数据安全。以下都是以希捷的 SATA160GB 的硬盘、865PE 主板为例。865PE 主板搭载Intel自家的ICH芯片从而集成对 Serial ATA 的支持,应该稳定性好。打开主板盒才发现第一个问题:没有SATA硬盘供电电源线!SATA硬盘接口不同于IDE硬盘。
  主板厂商有可能只提供SATA硬盘数据线,而不提供SATA
普通的P4电源没有SATA硬盘供电接头,用户只有自己想办法。方法一是购买提供SATA供电接头的电源,如磐石355电源,提供了5个IDE供电接头、1个SATA供电接头,兼容普通IDE硬盘和SATA硬盘。本人用变通的方法,购买一根转接线,一头接普通P4电源上,一头插入硬盘接口。提醒DIY在购买硬盘时别忘了捎根电源转接线。SATA硬盘对电源的供电要求比并行接口硬盘严格,购买了SATA硬盘的朋友,最好配一个功率足够大的电源,而且接硬盘的接口最好单独接,不要跟其他设备一起并接。避免出现硬盘读取数据很慢,甚至不认硬盘的情况。
第一步:设置CMOS启用SATA通道  
  865的主版支持137GB以上的硬盘,不需要升级,但是并不是你立即可以使用SATA硬盘,BIOS默认只有IDE的2个通道,需要在CMOS中启用SATA通道。进入On Chip Device,最下面是关于SATA的设置项,On-Chip Serial ATA支持4项设置 :
关闭(Disabled)  
额外的加强的通道(Enhanced Mode)  只能使用在WINDOWS2000/XP系统上
传统第一通道(For Primary)     当使用第一通道时,第一通道不可以使用IDE硬盘装置
传统第二通道(For Secondary)    当使用第二通道时,第二通道不可以使用IDE硬盘装置
确保AGP/PCI频率在标准的66/33MHz。SATA硬盘对AGP/PCI频率很敏感,如果AGP/PCI频率过高,就极有可能会出现不认硬盘的现象。保存设置,重新启动就可以看到主版正确显示了SATA硬盘参数,说明BIOS支持超过137GB的大容量硬盘。  
第二步:巧妙分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我曾经在一个著名的IT论坛提这个问题,建议真不少:DM、PQ还有FDISK。来试试:用 Windows 98 启动盘启动机器,进入DOS,先FDISK,问题出现了,容量不到55G,只好退出。用 Windows ME 的启动盘(版本是4.9.3000),FDISK能正确显示容量,看来可以分区。但是不想用FDISK,因为太慢了。另外,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Format 命令无法正确显示大于 64GB 的分区或逻辑驱动器的大小。
  当您使用 Format.com 格式化大于 64GB字节( 或 68,719,476,736 字节)的分区或逻辑驱动器时,Format.com 在格式化过程开始所报告的要格式化的硬盘大小不正确。但是,随着格式化过程的继续,整个硬盘会被格式化,在操作完成时,将会正确显示格式化后的大小。原因是Format.com 会在内部使用一些16位值来计算最初所显示的驱动器大小,当驱动器大小等于或大于 64GB 时,这些变量中有一些会溢出。例如,如果分区或逻辑 驱动器的大小为 70.3GB(75,484,122,112 字节), Format 命令最初报告的驱动器大小就是 63 GB(6,764,579,840 字节)。这只是显示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是表面问题,硬盘将被格式化为其完整大小。
  对于DM9.56,能正确识别硬盘容量,但是也不敢用。有一个网友用在本身就支持 137GB 以上大硬盘的主板上,后果是:那个被改的 160G 或者 250G 硬盘只能当成 137G 使用。血的教训,一个 160G 的就因此成了残废 137GB。不过不排除有人使用DM分区并正常使用,硬盘经销商也是这样推荐的。
  目前比较实际的方法是,用 Windows XP 光盘启动,然后根据提示先建立系统区,安装 XP 系统,剩下的空间暂时不管。进入 Windows XP,先装 Service Pack 1,然后用 Windows XP 的磁盘管理器进行分区,速度快,安全可靠.[img]/qzone/newblog/v5/editor/css/loading.gif[/im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维修人员 ( 鲁ICP备17033090号 )

GMT+8, 2024-6-16 07:00 , Processed in 2.238156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