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fiou 发表于 2009-6-3 05:43:04

数码相机常识详解之器材要素篇

像素  像素指的是数码相机的分辨率,由相机里光电传感器上的光敏元件数目所决定的,一个光敏元件对应一个像素。因此像素数越多,意味着光敏元件越多,也就意味着拍摄出来的相片越细腻。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数码相机一般都以百万为单位,从200万到500万、600万,甚至专业数码相机能够达到2200万,足以满足在电脑上欣赏或者通过彩色打印机进行打印等多方面的需求。
  所谓“100万像素”,就是指CCD的宽有1000个以上的像素点,长也有1000个以上的像素点。因此,所拍摄出来的影像也是由1000×1000个像素点组成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照片的“分辨率”。
  我想对于像素的理解是数码相机的最大的一个“误区”。厂商和市场出于宣传的需要,也出于和传统胶片机竞争的需要,总是不断强调像素的重要性。由于数码相机相对于传统胶片机的一个显著弱点就是“像素”太低,所以厂商和市场以像素作为宣传的“龙头”从技术的角度讲,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如果从消费者使用的角度上讲,这个重点有所偏差了。
  我们到底需要多少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只有我们的用途才会给我们明确的答案。对大多数人来说,数码相机拍摄照片主要有两种输出途径:电子媒介和传统的纸制媒介。电子媒介就是我们常用的电脑、电视等,这些设备的典型分辨率是72DPI(Dot Per Inch,每英寸点数),这样推算而来,一个17寸显示器的标准分辨率是1024X768,通过简单的乘法我们就可以知道,显示一张这样的全屏画面折合下来,仅需要78.6万像素,显然现在大多数数码相机都可以轻松达到这个指标。传统的纸制媒介包括各种打印纸、相片纸、还包括转印到其他材质(棉布、磁杯)的特种纸等等,这类输出的典型分辨率是300DPI,这也是市场上许多精美杂志的标准分辨率!虽然不能完全达到胶片的水平,但我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完全可以接受了。那么我们要拍摄一张这种输出质量的相片需要多少万像素呢?平时我们5寸照片的尺寸大致是5寸X3.5寸,每边按照300DPI的分辨率计算,(5x300)X(3.5x300),这样折合出来的分辨率大致是157.5万,对于目前的相机来说,这个指标也并不是什么挑战。
  镜头
  好像不少消费者忘了数码相机也是相机,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像素这个指标上,而忽略了镜头这个从传统胶片机时代就一直举足轻重的角色。其实摄影技术的运用很大的部分都在镜头上,难点也在镜头上,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没有那么多的摄影发烧友的缘故。而不用太多考虑镜头各项参数的“傻瓜”相机却大行其道。还好,数码相机的厂商并没有忽略这一点,总是花费好多精力去炫耀自己的相机使用了什么样的镜头,什么蔡斯镜头、施奈德镜头啊,不过这些美丽的名字通常出现在中高档的相机上,低档的产品很难见到他们的身影。
  镜头由几个重要的参数,这也是决定镜头的质量和价格的重要依据。
  焦距
  相对于传统的135相机,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镜头的焦距都比较短,当您观察数码相机镜头上的标识时也许会发现类似“f=6mm”的字样,其实这些都只是数据而已,我们要关心的则是它的拍摄效果。在传统相机中,50mm是一支标准镜头的焦距。一般来说小于50mm的我们称之为广角镜头,大于50mm的我们称之为长焦镜头,鱼眼镜头的焦距一般都小于17毫米。广角镜头主要用来拍摄大的场景,譬如故宫、天安门城楼等,它可以收纳很大范围的景物;长焦镜头可以拍到距离较远的景物或者用来做特写,而鱼眼镜头可以拍摄更大范围的景物,不过图像会发生很严重的变形,使用鱼眼镜头可以拍摄一些具有特殊效果的图片。所以我们只需要明了我们用相机最多的情况是拍什么样的场面就可以确定我们要买什么范围的镜头了。
  传统135相机成像尺寸是24毫米×36毫米(胶片面积),而普通民用级数码相机中CCD的成像尺寸大部分的尺寸在1/1.8英寸到1/2.7英寸之间,面积小了好几倍。这就造成了传统相机和数码相机之间的焦距大小不同,所以上面所提到的“f=6mm”就要换算成传统相机的焦距,也就是说在选购时我们并不用关心数码相机的焦距是多少,而是要看它相当于传统相机什么样的焦距,只有这个数字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尽管数码相机的镜头尺寸和传统单反相机镜头比起来小了不少,可是它的结构复杂程度却一点也不比后者低。它主要是由多组透镜组成,不同品牌的相机拥有各自知识产权的、带有不同特殊功能的镜片,当中最常见的就算非球面镜片了。传统研磨镜片的方法是把镜片的一面或两面磨成有一定曲率的球形。但是近十几年来,随着人们对成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制造满足一定规格的镜头,镜片数会大幅度的增加,镜头的体积和重量就超过了人们所能承受的限度。非球面镜片正好解决了这个矛盾,它可以把几个镜片的作用集中到一个镜片上,并且成像质量并没有下降,而目前大部分的变焦数码相机都会包含非球面镜片。
  不知道焦距这个叫法是不是比较生涩、不容易理解?换成另一个通俗易懂的词就是——变焦倍数。我想这个词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吧?许多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都十分注意变焦这个参数。
  数码相机的变焦分为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两种。光学变焦是指相机通过改变光学镜头中镜片组的相对位置来达到变换其焦距的一种方式。而数码变焦则是指相机通过截取其感光元件上影像的一部分,然后进行放大以获得变焦的方式。光学变焦是实际记录下相应的像素,而数字变焦则是一种人工补偿办法,通过特定的算法"凭空捏造"出那些不存在的像素,虽然优秀的算法可以有效避免画面的生硬,但这毕竟是"空想"出来的像素,比记录同样像素的光学方式效果差距很远,画面的锐利度下降不小。我想数字变焦更多的是一种"噱头"功能,完全可以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等替代,而且控制方式要更灵活多样。
  数码相机的镜头上一般都标明其镜头的光学变焦范围,同时机身上也标注着其数码变焦的倍率。几乎所有数码相机的变焦方式都是以光学变焦为先导,待光学变焦达到其最大值时,才以数码变焦为辅助变焦的方式,继续增加变焦的倍率。
  光圈
  光圈是镜头中间的一组金属叶片,在镜头内安置成可以调节的一个圆形或接近圆形的限制入射光束的小孔。它有两种基本的用途:一是帮助获得正确投影;二是缩小或放大光圈,以调节镜头通光量的多少,来控制感光材料的曝光量。光圈大小会对通光量、景深、清晰度、镜头眩光和反差等造成影响,其单位通常用小写的"f"表示。
  一般来说,“f"的数值越小,镜头的通光率也就越大,拍摄弱光环境的能力也就越强;反之,则镜头的通光率也就越小,拍摄弱光环境的能力也就越弱。
  控制景深是光圈除了控制曝光量的另一个重要作用,而且因为其他方式同样可以控制曝光量,而景深则只能由光圈控制。我们大家都清楚,成像最清晰的点是焦点,但是在焦点前后的一段距离内成像也比较清晰,这个范围就叫景深。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景深是表达我们创作意图的有力工具。景深小,则只有在焦点前后很小的范围内成像才清晰,这样可以有效的突出主体,虚化背景;景深大,则整个画面都很清晰,这对于表现广阔的视野有很大的帮助。
  光圈的范围是越大越好,因为这可以给我们更大的发挥空间。不过可惜的是,做起这样的镜头来,就不是像我说的这么简单了。光圈过小的话,光线会发生严重的衍射现象,明显的条纹会大大的降低画面的质量;而过大的光圈又很容易导致像差,同样严重影响画面质量。所以选购数码相机的一个简单标准,就是看他光圈的范围,或者简单的看光圈的最大值,越大就越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数码相机常识详解之器材要素篇